政策解读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市政府办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人工

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117号)精神,更好地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方案》精神,现就《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

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阶段。玉溪市以保护烤烟生产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面开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服务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出台《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一是为了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117号)精神,二是结合玉溪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短板和弱项,明确我市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十四五”时期人工影响天气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举措,明确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后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等,这必将为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从而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人工影响天气的含义

人工影响天气指为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分为总体要求、做好重点领域服务保障、增强基础业务能力、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等5个部分,主要内容为: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 0.5万平方千米以上人工防雹保护烤烟面积达到43万亩以上。到2035年,推动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和服务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是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服务。强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保障、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应急保障三个方面的抗旱防雹减灾作业和围绕“三湖”及重点水库的生态修复型常态化地面人工增雨作业。

三是增强基础业务能力。构建广覆盖、细分辨、高精度的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监测能力;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推进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和作业装备改造列装,优化和提升作业点智能化水平,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组建人工影响天气创新团队,建立试验示范点,搭建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的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系统,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指挥能力。

四是强化安全监管体系。按属地原则,健全完善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排查人工影响天气风险隐患,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健全紧密协作的联合监管机制;提升作业装备质量,加强作业装备弹药的全流程管理和实时风险监控预警,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强领导和协调,健全各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相关经费列入政府预算,优化支出结构, 适度增加市本级财政投入,统筹开展全市常态化增雨和防雹区域联防;试点开展烤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达到省级人工影响天气主管机构对地面作业保障的相关要求。

四、《实施方案》的贯彻执行

(一)科普宣传。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和载体,通过“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活动等形式,提高全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认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为依法依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二)配套完善。县(市、区)气象部门主动向本级人民政府汇报《实施方案》,争取政府支持,落实《实施方案》各项具体要求。市气象局加强与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动机制。

(三)执行运用。市、县两级气象部门人民政府领导下,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形成推动《实施方案》贯彻执行的合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依法依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活动,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实施方案》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