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解读
人才兴则玉溪兴。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把玉溪率先建成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率先建成滇中经济强市,率先建成全省最有安全感的城市,率先建成全省最有幸福感的地方,推动玉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我市加强人才资源战略开发,根据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玉溪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将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放眼东盟,构筑全省领先的人才聚集高地,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努力实现“三高、两优、一强”目标,即人才密度高、人才素质高、人才效能高,人才结构优、人才环境优,人才竞争力强。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本报带您对《规划》一一进行解读。
■“三高、两优、一强”
解读:
——人才密度高。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9.99万人,比2010年增长144%,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研发人员占劳动力比例达15.61人/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5.68%。
——人才效能高。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达10.04%,人才贡献率达20.51%。
——人才结构优。人才分布和结构趋于合理,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人才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卷烟及配套、矿电、旅游文化三大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建成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
——人才环境优。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才创新创业空间不断拓展。
——人才竞争力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区域性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进入西部领先行列。
■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解读:
以培养和引进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一线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20年,培养市级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300名以上,扶持创新团队50个以上,认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个以上。
主要举措包括深化校企科技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科研平台和园区、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以玉溪高新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激励和津贴补助力度,营造鼓励发明、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快培育重点产业急需人才
解读:
围绕打造卷烟及配套、新型重工业、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流通“七大工业基地”,培育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大力开发优势特色产业人才资源。到2020年,在卷烟及配套、矿电、旅游文化优势特色产业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培养和引进一批复合型、外向型急需人才。
主要举措包括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指导人才培养引进;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重点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等。
■大力开发社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
解读:
包括宣传文化人才、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旅游产业发展人才、生态市建设人才等。抓好名编剧(辑)、名导演、名演员、名主持、名舞美、名记者等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扎根农村、爱岗敬业、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农村合格教师总量保持在2.3万人左右,农村紧缺学科教师问题得到解决。到202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85%,临床人员全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每万名居民不少于2名执业医师和1-2名全科医师,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2名执业医师、1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000名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需求。到2020年,具有旅游从业上岗资格证的人员超过5万人。结合推进新型城市化,围绕把玉溪建成全国一流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目标,以培养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发生态市建设管理等各类人才。
■统筹其他各类人才发展
解读:
——党政人才。到2020年,党政人才总量控制在1.6万人以内,本科以上学历占95%以上。全市县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
——专业技术人才。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结构优化、善于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达5万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培养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建成一支具有科学决策、市场应变、资本运作和经营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
——高技能人才。围绕建设七大基地,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6000人以上。
——农村实用人才。围绕构建五大种植基地建设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抓好产业体系骨干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农民“三支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大批农技推广应用人才、生产能手、乡村科技能人、经营流通能人、能工巧匠等“五大类”农村实用人才。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3-5名致富带头人,每个乡镇都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聚集的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
——社会工作人才。适应构建和谐玉溪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培养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400人。
——少数民族人才。围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到202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达4万人。 (本报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