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吨柿子滞销 可官果农微博寻买主
收购商“放鸽子” 4吨柿子滞销
可官果农微博寻买主
8日下午,有博友在玉溪新闻网微博上爆料,称其前一天和收购商约定好上午10点来收购的几吨柿子突然不要了,人也找不到,求助网友帮忙转发寻找买主。
9日中午,记者来到该博友所在的红塔区研和街道可官社区4组。一看到有生人进村庄,路边的村民就过来询问是否来收购柿子,并表示现在正值柿子成熟季节,家里、树上都堆积着许多还未找到买主的柿子,除自己用摩托车少量运到市场上销售外,几乎没有任何销路。
“9月20日左右,我们种植的柿子就陆续成熟了,往年都有收购商来批量收购,都是事先口头约定好要多少吨,定好时间开车来拉走。7日下午,有两个之前没见过的收购商来到我们这里,谈好价钱运走了几百斤柿子,并表示我们的柿子有多少他们要多少,约定8日上午10时过来拉。”村民师长睿说,“我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村里人,大家8日早上天一亮就起来摘柿子。但等到12点人还没来,大家就不敢再摘了,而这时已经摘了大概4吨多。等到下午6点,收购商还是没来,看着大家辛苦种了一年的果实怕被放坏掉,着急之下我就发了微博求助。没有结果,不得已赶紧联系水果市场的一位批发商,以历年来最低的价格把其中大部分柿子处理给了他。”
据可官社区4组小组长师文雄介绍,自七八年前村组响应政府退耕还林号召,种植了以八角、板栗、樱桃、柿子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树种后,大家每年的主要收入也就靠着贩卖这些果实,并形成了以农户自己为单位的分散种植、销售模式。销售消息闭塞,没有稳定、统一的销售渠道,除樱桃和板栗比较受当地市场青睐外,八角、柿子销售一直不畅。
“全村有5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种柿子,年产在百吨以上,除偶尔有零散收购商来收购、自己运到市场上卖外,每年几乎有1/3的柿子烂在枝头或倒掉。去年,我家大概产了6吨柿子,但最后还剩2吨没卖完,只能倒在山里,一年的辛劳就这样没了。”柿子种植大户师家合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没有统一的外销或收购渠道,果农们都是采取与临时来到这里的收购商现场谈价、口头约定所需数量和运走时间的方式进行销售,有时甚至连对方的联系方式、姓名等基本信息都不知道,遇到这次被“放鸽子”事件,果农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低价卖出或将其扔掉。
“附近的村组都和我们差不多,但上来我们这里的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有些水果一颠簸就坏了。目前满足的也只是本地市场,只要本地市场饱和了,那么这些果实就会被浪费,没有很好的外销渠道,也找不到路子,只能等着人家来找我们。”部分村民表达了柿子滞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