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全县辖3镇3乡2街道、76个村(社区),在197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居住着彝、汉、哈尼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彝族人口、农业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68%、57%、80%,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
峨山历史悠久、是彝人先祖圣地。距今约1—2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峨山生息繁衍,彝人祖先阿普笃慕,育有六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后发展成6个古代彝族部落,彝族“六祖分支”,武、乍部落留在峨山,阿普笃慕的画像仅在峨山考证发现。峨山旧名嶍峨,历史上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自元朝二十六年(1289年)改置嶍峨县,距今已有729年历史。
峨山人杰地灵、是革命故地。峨山自然人文底蕴雄厚,孕育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文有官至大理寺少卿的书法名家周於礼,武有战功卓著的英模名将范石生。峨山还是滇中地委旧址,红色政权起源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有1000多人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和数千人参加了武装斗争,200多位烈士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是解放战争时期滇中革命根据地,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峨山区位优越,是交通要地。
峨山素有“滇中咽喉”之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的重要节点。国道213线、昆曼国际大通道纵贯南北,省道易峨高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弥楚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铁路)建成后,10小时内可达东盟各国。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成就了彝乡滇南、滇西、滇东南重要交通枢纽的美誉。
峨山资源丰富,是生态福地。峨山县域立体气候明显,资源物种丰富,铁矿储量8978万吨,煤矿储量3000万吨,铜矿储量475万吨,生长各类植物150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拥有距昆明最近的万亩竹海和万亩生态茶园,森林覆盖率达68%。
峨山文化浓厚,是文化宝地。峨山是一块彩云之南彝族歌舞之花绚丽绽放的热土,每年的彝族“火把节”、“开新街”等彝族传统节日吸引着四方宾客,具有以“六彝”文化(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为主的丰富彝族文化瑰宝,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彝族花鼓舞)”。
峨山开放包容,是创业高地。峨山位于玉溪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昆玉—玉元高速沿线经济带、滇中高速环线经济带、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三大经济带的重要区域。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的玉溪大化产业园区,是当前玉溪乃至全省土地存量最多、环境容量最大、发展潜力最好的工业园区之一。峨山还被列为国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方法核算对象、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玉溪市城市提质扩容示范县、嶍峨古镇入选创建省级一流特色小镇,这些有利条件为峨山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党的二十大以来,峨山县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市委推进新时代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抓实抓细省市系列三年行动,持续壮大“三个经济”,推动传统农业、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文旅消费破局发展。2022年,峨山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1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乘风借势拼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11.05万亩高标准农田竣工投用,全市第一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即将投入运营,化念番茄亮相全国两会,1103个适度规模农业基地加快发展,农业发展量效齐增。优化调整产业链专班机制,实体化运行大化园区管委会,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投产在即,杭氧气体、余热发电等系列配套设施蓄势待发,5宗268亩园区闲置土地盘活见效,工业投资增长52.5%,工业发展破局起势。玉溪市非遗展览馆获批落地、快速推进,“三馆合一”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消费加速回暖,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9.5%,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2%,文旅消费快速恢复。
统筹协调补短板、提品质,城乡建设更加融合。玉楚高速建成通车,峨大线、五小线等一批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县域公路通车里程达2291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即将开工建设,城乡之间“路连通”“水连通”加速构建。深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持续巩固拓展美丽县城建设成果,6个村(社区)被评为第三批省级森林乡村,森林体育健身公园、晶水路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获群众好评。化念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化念镇中心卫生院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化念幼儿园、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一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座配套完善的钢铁新城加速崛起。
蹄疾步稳破藩篱、求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审慎稳妥推进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工作,实现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云南省首宗地块挂牌交易。推进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发展,大化铁路专用线、化念综合物流园项目加快推进,冠峰物流、风驰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在化念聚集。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开展投资项目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实有经营主体22192户、“四上”企业118户。
以人为本惠民生、增福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开展农村居民、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和就地就近就业三年行动,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8.1%,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9344元。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高效运行。持续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命案防控攻坚提升行动,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省级先进平安县。
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更加深入。领导干部带头讲政治理论、讲政策法规、讲业务规范,创新实施领导干部领衔推进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制度,实现项目当日准备报件资料、当日完成审批备案。常态化开展全员“擂台赛”,让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站上擂台,晒成绩、讲措施、谈经验,全面营造“亮晒比拼、争先进位”的干事创业氛围。
下一步,峨山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开创新时代峨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