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探访革命遗址 追寻“丹娘”精神

发布时间:2021-05-11 来源:玉溪网

2.jpg

记者团参观采访孙兰英烈士纪念馆

□ 玉溪日报记者 郭帆 文/图

5月10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走过来时的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易门县小街乡,来自新华社云南分社、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等20余家中央驻滇媒体、省级媒体及市、县(区)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一行走进小街乡参观采访,探访革命遗址,追寻“丹娘”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易门县小街乡是滇中革命活动开展较早、斗争影响较大的革命老区,是孙兰英、苏占臣、赵小峰等革命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云南抗战花灯的开拓者王旦东的故乡,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当天上午,记者团一行首先来到兰英广场,在孙兰英烈士雕像前,了解了孙兰英烈士的革命事迹,并向孙兰英烈士献花,瞻仰烈士雕像,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孙兰英烈士的追思和敬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团一行来到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和小街乡综合展厅,详细了解了孙兰英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小街乡的乡情乡貌。纪念馆内,图文并茂的事迹介绍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惧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记者团一行还集中观看了故事片《南疆丹娘——孙兰英》。

据介绍,1997年,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在小街乡开始动工兴建;2016年9月,纪念馆启动了提档升级建设工程,于2018年6月28日投入使用,扩容后的纪念馆每年可接待上万人次。纪念馆以“一馆四片区”布局(一馆即孙兰英烈士纪念馆主体建筑群,包含烈士雕像、纪念馆、广场、陈列室和综合展厅等;“四片区”即纪念馆核心区和集镇及周边氛围营造区、乡党校党员活动区、小街乡中小学红色文化区),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传承,精心打造以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和综合展厅为核心,以小街乡中小学、罗尹出气洞革命烈士纪念碑为双轴的教学点和教学路线。

当天下午,记者团一行来到小街乡中心小学,院子里的一棵清香树在风中摇曳身姿,正是这棵普通的清香树曾经见证了“南疆丹娘”孙兰英不屈的革命精神。在“兰英受刑树”下,记者团的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当年孙兰英受刑时的情景,大家不由得对孙兰英烈士肃然起敬。

在学校的院子里,小街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演员服饰,向记者团演绎了“南疆丹娘”孙兰英“严守秘密,英勇就义”时的一幕,小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充分展现了孙兰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和恐吓时不屈的精神。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的记者马雯看完表演后说:“小街乡中心小学红色文化传承做得很好,小演员演得非常生动,相信这种形式在他们的心中定会留下一颗红色的种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英雄事迹,把孙兰英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随后,记者团还观看了由小街乡中心小学学生表演的苗族文化非遗传承歌舞、由全乡6所完小师生集体完成的长达50米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卷,现场聆听了小街乡中心小学思政课。

据了解,易门县小街乡中心小学位于小街文昌宫,是传播文化较早的地方,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学校,是孙兰英、苏占臣、赵小峰等革命烈士战斗过的地方,是“南疆丹娘”孙兰英的受刑地,是云南艺坛骁将王旦东的母校。一直以来,学校充分挖掘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以“南疆丹娘”孙兰英为基点,开展“重温革命历史,弘扬兰英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逐步凸显了“夯实做人根基 弘扬兰英精神”的办学特色,让红色教育渗透学生生活点滴。

采访结束后,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张勇深有感触地说:“来到小街乡,没想到在这个边远山区能有这样一个红色故事,有这样一位英雄烈士,而且这种革命精神在今天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尤其是中小学革命精神的传承做得很好,不仅在思想品德上塑造了理想,而且能够促进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控辍保学成果的巩固,作用是全方位的,这个经验值得宣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