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11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

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编制了《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现就《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起草编制《实施方案》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成为文旅工作的重要方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愈加迫切。2019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3.44%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 5.36%,旅游业已经成长为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全国发达地区及云南省旅游先进州市,玉溪旅游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主体不强等。

2022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玉溪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短板,加快推动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推动玉溪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并将《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列入重点工作进行督办。

二、《实施方案》明确的玉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玉溪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引领,以拉动消费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兼顾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业态创新、科技赋能旅游等转型升级,着力补齐玉溪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到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0亿元。

三、《实施方案》包含了哪几部分内容?明确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一)《实施方案》包含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阐述了起草《实施方案》的原因和省级政策依据,玉溪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明确到2025年,实现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00亿元。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阐述了全市旅游高质量工作将围绕实施景区提升、酒店配套、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价值延伸、智慧旅游、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品牌创建、人才兴旅十大工程”共50项工作扎实推进,确定了每项工程的详细内容和到2025年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并就相应工作推动落实提出市级配套的措施和政策。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为推动工作有序落实,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建立激励督查机制、统筹安全发展4个方面予以保障推进。

(二)《实施方案》明确,推动玉溪旅游高质量发展重点要抓好十大工程”50项工作的落实。其中:

1.景区提升工程。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到2025年,力争新增5A级景区1个,新增4A级景区3个,全市A级景区达50个以上;创建高等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到2025年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实施乡村旅游创A创星行动,到2025年,力争创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旅游名镇和10个省级旅游名村,新增100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推动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演艺场所、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遗迹、革命遗址等文化场所和遗址遗迹类景区化建设;加大景区建设支持,市级视财力情况,对成功创建5A4A3A级景区的分别给予创建主体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补助。

2.酒店配套工程。加快高品质酒店建设,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高品质酒店,全市建成高品质酒店10个以上;加快半山酒店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20个半山酒店,创建2个省级最美半山酒店;推进旅游民宿改造提升,到2025年,建成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端民宿30家以上;推动住宿业态集聚发展,重点建设抚仙湖、星云湖民宿带和哀牢山半山酒店群,推动住宿企业拓展产业链,打造一批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强化酒店项目要素保障,在用地审批时争取按有关规定配置使用计划指标,积极推动高品质酒店、半山酒店项目落地;积极争取省级对半山酒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不含土地征转费)政策和省财政贷款贴息支持及最美半山酒店奖补政策

3.文旅融合工程。打好世界遗产品牌,以澄江帽天山寒武纪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为重点,引进高端会议、展览,打造全国一流的研学旅游基地,积极融入云南地质奇观文化旅游专线;活化利用文博资源,充分利用“李家山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果,持续开展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掘,推进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中国(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建设,加快市新博物馆、新兴州城博物馆群建设打造以非遗展示、非遗研学、手工体验为主题的非遗体验馆、非遗民俗文化村、非遗特色街区,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到2025年,打造文博和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3条以上,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发展红色旅游,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弘扬聂耳精神,提升聂耳纪念馆,加快建设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推动朱德旧居、郑开文故居、李鸿祥旧居、范石生故居、唐淮源烈士纪念馆、马克昌故居、普朝柱故居等重点纪念设施建设,依托觅池冲滇中地委旧址、大平掌战斗遗址、元江阻击战遗址等红色资源,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25年,力争创建市级革命遗址60个,形成一批红色旅游线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动花灯剧、滇剧小剧场剧目融入旅游市场,开发一批旅游演艺节目和小剧场节目。每个县(市、区)打造一个以上省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挖掘推出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健全文旅融合共建机制,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至少谋划建设一个2亿元以上文旅重点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重点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立玉溪特色文旅融合发展路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机制

4.旅游业态创新工程。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促进景区+酒店+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优质养生服务,加快营销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开发“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演艺+旅游文博+旅游文创+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产品;突出数字科技赋能,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型科技旅游业态,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智慧化建设,提升游览体验,积极发展“夜间游”、“城市度假”、“微度假”、“下五线”和城市“周边游”等旅游新业态大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建立健“产业+旅游”责任体系,研究旅游新业态准入机制和扶持政策,对照省级制定的相关标准推进半山酒店、民宿、露营地、婚纱摄影、康养、研学等新业态示范基地建设,严格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5.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打造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优质本地旅游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旅游龙头企业;培育新业态企业开展全市旅游市场主体摸底调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到2025年,培育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企业30家以上;引进精特优新企业,深度策划包装一批优质文旅招商项目,争取引进1家中国旅游20强企业;促进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市内旅游企业与省内外大型企业深度协作、深化合作推动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2025年,规模(或限额)以上涉旅企业达300家以上,特色小微企业800家以上;加大企业培育支持,调动普惠金融力量扶持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建立健全精特优新企业引进工作机制落实国家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认真落实省对市引进大型旅游企业给予奖励的政策全面落实营商政策,增强玉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力。

6.旅游价值延伸工程。打造“玉溪菜”品牌,推进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每个县(市、区)打造一条以上特色美食街,打造“舌尖上的玉溪”;充分利“三湖”区域及红河谷绿汁江热区资源,发展生态旅居、避暑养生养老、候鸟式生活等新业态,全力推动玉溪“第二居所”建设;健全完善机场、铁路沿线站点到景区的换乘体系和自驾游租车服务体系,完善“快进慢游”体系 培育“二次消费”,以景区、特色小镇、特色街区为载体加快参与性、体验性产品开发,植入美食、手工艺、酒吧、演艺等新业态,延长消费链;推动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进酒店、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实施“乐购云南”计划,提升综合收入;青花街、广龙小镇、通海古城、嶍峨古镇、江川佳莲湖畔、元江街子为重点推进旅游休闲街区建设,推动红塔区2个以上、其余县(市、区)1个以上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促进文旅市场繁荣,推进消费升级。

7.智慧旅游工程。推进玉溪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推动公安、交通等涉旅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文旅市场经济运行的大数据监测体系;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迭代升级;推广运用“一部手机管旅游”;扩大智慧门禁系统、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等功能设备在A级景区的应用,提升景区智慧化服务水平;以新建星级酒店、半山酒店高端民宿为重点,推广智慧入住、智慧管家等智能服务,加快智慧酒店建设,“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以上“刷脸入住”酒店;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智慧旅游支撑体系

8.旅游宣传推广工程。全力打造“玉溪: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聂耳音乐之都”、“聂耳故乡·红色之城”超级IP,利用“一地四乡”特色资源,打造“帽天山、抚仙湖、聂耳”三张国际名片、“李家山、红塔山、花腰傣”三张国内名片,提升玉溪旅游的识度、知名度、美誉度;整合各级宣传平台资源,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动发力,打造玉溪文旅宣传媒体矩阵,强化宣传营销;进一步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客源市场抓住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开辟旅游市场新空间,深化区域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客源和影响力

9.旅游品牌创建工程。以玉溪亿万年”、“多彩民族风”、“野奢河谷地”3条主题旅游线路“革命玉溪·红色之旅”、“康养玉溪·休闲之旅2条特色旅游线路为重点,加快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旅游投诉处置机制,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持续依法整“不合理低价游”、无许可或超范围经营等市场乱象健全完善舆情快速处置机制,提升舆情危机预防和应对处置能力,巩固市场秩序整治成果;建立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发挥信用监管作用,落实“红黑榜”制度,实施失信惩戒,营造“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旅游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诚信体系;推进“文明旅游”十大行动,支持行业组织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开展文明典型选树活动,倡导文明旅游。

10.人才兴旅工程。依托玉溪“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文化旅游人才;加强与市内各职业学校的合作,开展文化旅游技能培训,到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实用人才达3000人以上;依托云南省“万名文旅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等培训项目,加强全市文旅人才从业能力培训,整体提升文旅人才的综合素质;组建玉溪市文化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玉溪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领导人才培养机制,畅通文化旅游人才职称评定与技术等级认定通道,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五、《实施方案》有哪些特点

(一)紧扣上级文件精神。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认真对照省级提出的“十大工程”,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进行细化实化,确保与上级政策文件协调一致、有效衔接,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明确。

(二)把握工作重点。《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是推进景区提升、酒店配套、文旅融合“十大工程”,每项工程都明确了具体工作、重点项目以及2025年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并就相应工作推动落实提出市级配套的措施和政策。

(三)明确责任分工。对《实施方案》中的重点任务列出责任单位,找到与部门、县(市、区)工作的契合点,避免《实施方案》内容脱离实际。

 

附件:《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图解


玉溪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图解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