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任务分解清单等3个文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9-28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等3个文件

任务分解清单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等3个文件任务分解清单》(以下简称《3个任务分解清单》),为便于社会公众、各级各部门、各国有企业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现就《3个任务分解清单》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等作如下解读:

一、制定《3个任务分解清单》的背景

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子证照应用是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便利度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函〔20225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6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15条措施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62号),对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3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事项“掌上可办”、“网上可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结合玉溪市实际,制定了《3个任务分解清单》。

二、目标任务

3个任务分解清单》结合玉溪市实际,对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3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主要目标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办事通”并对接入的应用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监测,逐步实现移动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入口统一,同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对接,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动端实现 “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提升主要目标是解决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整合不够、业务流程不优、数据共享不足、基层应用不广、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政务服务系统和数据互联互通,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办理能力,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工作主要目标是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互通互认,持续扩大个人电子证照、企业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创新应用场景,同时推动电子证照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互通,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三、《3个任务分解清单》主要内容

(一)《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任务分解清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涉及州市主要任务包括统一标准规范、拓展应用场景、强化宣传推广3方面。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对12项具体内容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完成时限。

1.统一标准规范

1)统一入口规范。将“办事通”作为政务服务移动端总入口,分批分类推进更多本地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办事通”,实现我市移动政务服务入口与全省统一。

2)统一事项管理。对本地政务服务事项逐项进行梳理分析,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逐步上线“办事通”。

3)统一身份认证。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对接,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次注册、一次登录、多点互认”。

4)统一数据共享。推动移动政务服务应用所需相关数据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安全有序高效共享,更好满足移动政务服务创新发展需要。

2.拓展应用场景

1)上线更多事项。围绕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坚持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办事通”。

2)集成套餐服务。围绕市场主体在设立、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员工招聘等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税费缴纳、就业、异地就医备案、婚育、水电气联动过户等需求,集成多部门联办事项,推出“一件事”服务。

3)推广电子证照。积极探索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等电子证照在业务办理中应用。

4)助推“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对接联通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与其他省市政务服务移动端接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3.强化宣传推广

1)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广“办事通”。

2)强化基层应用。加强在基层群众中推广应用工作,指导基层群众通过“办事通”办理“医保缴费”、“养老保险缴费”、“生育登记服务”、“低保申请”、“生育登记”、“身份证补办”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

3)强化专项推广。市级各部门要主动分析本部门上线的事项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宣传推广。

4)强化阵地宣传。强化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站)宣传阵地作用,在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站)布放“办事通”宣传材料,张贴下载二维码和宣传海报,投放高频事项办事指引,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办事通”功能体验区。

(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的通知》任务分解清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的通知》涉及州市主要任务包括全面融入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提升“一网覆盖”能力;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协同”能力;强化数据支撑,提升“共享复用”能力3方面。包含了9项主要任务共18项具体内容。

1全面融入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提升一网覆盖能力

1)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一个账号、一次登录、一次认证、全网通用”。推动玉溪人才网、玉溪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等系统互联网端注册渠道全部接入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推动实现省平台用户一个账号、一次登录、一次认证、全网通用

2)统一申报受理入口,实现“统一申办、一口受理”。逐步关闭各部门自行设置的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申办和受理端口, 整合迁移到省平台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实现全省政务服务“统一申办、一口受理”。完善业务申办“双免”(免填表格、免交材料)、办件统一赋码和业务统一受理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申办、接件、受理一体化。

3)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业务办理一网流转。持续推动玉溪“一站式惠民平台”、玉溪人才网、玉溪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等市级自建系统按照统一技术标准深度接入省平台。

4)强化线下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优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 (站)窗口物流寄递、自助打印服务,实现办理结果“一窗出件”。推动省平台整合并深度融合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自助服务终端功能,并向乡镇 (街道)、村 (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通信网点等场所延伸。

2.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协同”能力

1)优化主题集成办理,推动“一件事联办”。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2)加快推进审批服务改革,提升办事效率。推行告知承诺制或容缺受理服务,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推广免证办服务,拓展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和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持续优化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事项,推动接入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应用。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办理,实现层级政务服务事项一口受理、联动办理、统一出件

3强化数据支撑,提升共享复用能力

1)做好回家数据应用,强化网办数据支撑。做好回家政务服务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数据实现横向部门间共享。

2)优化数据供给质量,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应汇尽汇推进办件、证照、好差评、监管等政务服务数据向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汇聚,形成统一政务服务数据库。

3)加强供需对接,深化拓展场景应用。强化政务服务数据在省平台和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共享复用,提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零材料申办、零人工审核、零延时办结和秒批秒办

(三)《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15条措施的通知》任务分解清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跨地区互通互认15条措施的通知》涉及州市任务主要包括提升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推进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切实强化保障措施4方面,共9项具体内容。

1提升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配合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进行业领域个人和涉企经营常用证照电子化。

2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

1推动个人常用电子证照应用。推动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常用电子证照应用,每类电子证照推广不少于2个应用场景。

2推动企业常用电子证照应用。推动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企业常用电子证照应用,每类电子证照推广不少于2个应用场景。

3推动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 围绕合同订立、人员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场景与领域,积极推动电子证照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应用。

4推动电子证照创新应用。依托省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智能化水平,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城市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

5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应用。拓展企业和群众通过省平台及其移动端、自助终端、人工服务窗口等领取和使用电子证照渠道。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核验或获取电子证照的,不再要求提交实体证照。

3推进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推进我市电子证照数据和其他州市数据互通互认通过省平台获取的电子证照数据,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可作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依据。

4切实强化保障措施

1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电子证照应用互认互通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要求,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电子证照应用跨地区、跨部门工作协调。

2强化技术支撑保障。提升电子证照应用过程中的技术保障,提升网络安全能力水平,保护持证主体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