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让华宁从“死角”变“前沿”

近年来,随着一批重点交通工程的完成,华宁从“死角”变成了通往两广和东南亚的“前沿”。
不久前到华宁采访,县交通局局长杨钢告诉记者,县里刚刚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会议,三个通村公路油路化建设项目同时部署启动,三个项目全长48公里,总投资达1168万元,县通村油路建设领导小组、项目财务组等工作组一应到位,按照工期要求,项目建设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
“年前能按期完成吗?”
“没问题。”
据杨钢介绍,至此,华宁县今年可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000万元以上。实施通村公路油路化建设,是华宁县继先后建成江川至华宁高速公路、华宁至盘溪二级公路、抚仙湖环湖二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后,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新的突破和支点。据测算,华宁县通村油路涉及总长340公里,通过积极争取省、市支持,2013年度就上报了19个项目,全长150公里。到2015年,将全部完成通村公路油路化建设,使全县的交通基础跃上一个新台阶。
“砸锅卖铁”也要建好公路
华宁地处玉溪市东南边缘地带,一度被视为交通“死角”。近年来,面对国家交通战略投资结构调整对华宁地方交通暂时带来的困难,华宁县把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突破口,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自力更生,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集中精力向相对落后的交通格局发起攻坚。
在杨钢的印象中,他感慨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每年年初,县里必定最先召开全县的交通建设工作会议,及时对全年交通建设目标任务乃至一些具体的项目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几年来参加最多的是由县里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织召开的交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办公会,更不用说县领导经常性到乡、村项目点,调研推动项目建设。据他回忆,仅2010年以来,参加这样的现场办公会就不下20次。较近的一次是今年5月的红岩至马鹿塘公路扩修现场办公会。红马路全长12公里,穿过华宁的重点烟区,弯多路窄。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现场办公会拍板决定,县里再筹资50万元,整修路肩、路沿及相应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路况。到7月份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烟农们的烟叶运输。
“十一五”以来,华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上每年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却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说到被视为华宁交通“动脉”的华盘二级公路建设,则更让交通建设者感慨。2006年,华盘二级公路建设到了关键时节。面对资金紧缺、施工技术等诸多难题,县上专门组织了调研,坚定信心,明确了工程建设“时间表”。县里提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确保实现华盘二级公路建设目标。
2007年底,华盘二级公路路面工程全面完成。
2008年,建成道路安保配套工程。
到2009年5月,华盘二级公路全部建成。一条通向红河州的“通边”大道在泉乡诞生。
百分之百的通路率如何实现
通路率达百分之百,是指公路通到了全县所有的自然村。实现“村村寨寨通公路”也成为华宁“十一五”交通建设的一个闪亮标志。
自然,华宁县最后一个“公路盲村”的消失也就深深地烙在了杨钢的记忆里。
青龙镇的罗家屋脊是一个仅有7户人家的小山村,也曾是华宁县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村庄。连通罗家屋脊,需修建5公里公路,投资约90万元。怎么办?县交通部门几经研判,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帮助罗家屋脊村民实施整体搬迁。在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县交通局做起了自己的“分外事”,筹资4万元,为新居点修建了700米街道,使村民们顺利搬迁入住。罗家屋脊消失了,华宁县村村寨寨通了公路。
华宁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不仅在于建设者、管理者所付出的艰辛,还在于建设实践中所激发出的创新之举。为破解建设资金制约难题,华宁县于2011年7月在全市率先组建起公路养护公司,以此作为融资平台,筹集建设资金。截至目前,公司运作良好,已获取贷款770万元,重点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公路连接线建设的资金“瓶颈”。
“三纵三横”的延伸提质
10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华宁县完成投资6.1亿元,先后建成华宁至盘溪二级公路、澄江至华宁公路、抚仙湖环湖二级公路以及分水岭至盘溪公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使制约华宁发展交通瓶颈得到有效解决,对加快华宁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近五年,华宁共实施了93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8亿元。项目的实施,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重要保证。道路的延伸、提质,助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近五年,全县共完成货运量711.49万吨(未含水泥厂、磷矿石运输)、货运周转量85950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71.0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6629万人公里。
目前,华宁县内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740公里,还不包括未纳入养护管理的上千公里田间公路。省交通厅总工程师到华宁考察后评价,华宁交通已形成“三纵三横”的完整网络构架。
华宁已从玉溪的“死角”变成了通往两广和东南亚的“前沿”。在此基础上,面对交通基础依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里作出新的规划决策:下一步重点将是“三纵三横”的延伸和提质。到“十二五”末,将建设或建成又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包括积极推进投资估算129292万元的通海(杨广)至华宁(宁州)至澄江(海口)二级公路建设;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计划投资5240万元的盘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永平大桥项目建设;推进华宁盘溪至弥勒西洱三级公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以及推进批准投资6601万元的三大通乡油路工程项目建设。届时,华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