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地震灾区:争分夺秒帮灾区群众与死神赛跑
运送病人
9月14日下午,驻玉预备役救援官兵正准备到彝良地震灾区山间架设水管,刚向山上走了一半的路程,得知一名重病老人急需送往医院抢救。
“立即抢救病人,轮流抬送,一定要把老人迅速送到山下抢救。其余人员抓紧时间运送水管。”团长胡建伟当机立断,安排7名官兵采取接力方式抬运护送老人下山。
经过30多分钟的火速接力抬送,救援官兵终于把老人送到山下抢救。
17时45分,当官兵们把180余根塑胶水管送上山,50余根铸铁水管送到山下正准备撤回时,一名群众来求救:距离洛河村街道约3公里的山上一个叫苗寨村的地方,有两位七旬老人煤气中毒,急需抢救。胡建伟立即派参谋长李海军率14名官兵奔赴苗寨村,第一时间投入抢救工作。随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贵州省大方县人武部官兵参与抢救人员及时赶到。
21时01分,官兵与救援人员一道,终于把两名老人护送到山下,并送上了救护车。
当官兵们返回驻地晚餐时,时间已经是21时38分了。 (记者 尹永岗 梁波)
玉溪护士严密护理灾区重伤员
陈呤君 (左)与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护送伤者进入手术室
9月16日晚7点55分,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送来了一位当天在余震中受伤的伤员,这名伤员头部受重伤,生命垂危,玉溪市人民医院抗震医疗队的4名重症医学科护士对这名伤员轮班值守,精心护理,至18日,该名伤员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16日晚,正在当班的护士窦方燕和陈呤君得知ICU病房将要送来一名中午在余震中受伤的重伤员,她们心里就计划着重伤员的护理步骤。晚7点55分,一名名叫彭义群的重伤员被送到ICU病房,窦方燕和陈呤君立即协助该科医生对彭义群进行抢救,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置管,并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经家属同意后,陈呤君与其他医护人员护送彭义群进入手术室。
彭义群的侄子告诉记者,彝良灾区余震频繁,当天中午1点半左右,灾区又发生了余震,阿姨在家中被倒塌的墙砸中头部,后送到彝良县医院作初步急救后,紧急转送至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17日凌晨1点20分,彭义群手术完毕,值夜班的王莉莉和陈娜对这名重伤员进行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辅助通气,固定脑室引流管,观察瞳孔。但术后患者双侧瞳孔仍不对等,对光反射消失,整个夜班都在持续观察该伤员的意识反应并进行输血抢救治疗。
17日早上,窦方燕和陈呤君接班时,彭义群仍处于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仍未恢复对光反射,意识未恢复,病情仍危重。两位护士严密观察伤者的意识及恢复情况,勤翻身,加强皮肤护理,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至当天下午3点下班时,彭义群伤情仍未见好转。窦方燕等护士在18日晚的夜班继续对彭义群的伤情进行严密护理。(记者 何记恒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