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禁售禁食织纹螺通告 玉溪暂未发现

织纹螺(资料图片)
玉溪市场上售卖的海螺品种以花螺居多
眼下正值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织纹螺上市季节。而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浙江等地曾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为此,卫生部于7月20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
据介绍,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壳面常有1至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和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
7月22日,记者走访中心城区水产市场及部分海鲜酒楼后,暂未发现市场上有织纹螺售卖,许多售卖海鲜的商家并不知道织纹螺中毒一事,且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玉溪市场上并没有织纹螺售卖。另据了解,玉溪市场上的海螺种类主要为花螺、游螺及香螺3种,其中,香螺因售价较高基本只有酒店会购买,花螺、游螺则偶尔会有市民购买。“我们在玉溪市场上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织纹螺,更不会有商家售卖。”在窑头市场内做了多年海鲜生意的汤国甫说。海港城海鲜酒楼的总经理张正东和厨师冯坤也说:“在我们店里螺蛳的销量很不大,一天大概也就是4公斤左右。我们这儿只卖花螺和香螺,其它的螺蛳都没销售过。”记者在中心城区各市场及海鲜酒楼的点菜处,也未见到织纹螺的身影。
另据卫生部表示,夏秋季节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广大群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同时提醒消费者,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的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