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月投入运行 效果待考

发布时间:2012-06-01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获得省、市167万元的补助资金后,红塔区玉兴街道和新兴社区又投资170余万元,建成玉溪市首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预计6月初投入运行,为社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助老服务。作为社区养老的主要服务场所,其能否赢得社区老人的青睐,还有待检验。

  5月23日上午9点,红塔区玉兴街道新兴社区二组居民冯大妈早早地来到社区办公地点,参加这儿开展的免费体检。“我的血压、血糖都有点高。”检查后冯大妈得出结论。

  冯大妈量血压、测血糖、测量身高和体重的地方是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动室。按社区规划,该中心拥有床位34张,预计6月初正式开门迎客,届时,“像娃娃上幼儿园一样,老人也能入托到日间照料中心,实行早送晚接,供应三餐”。

  首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红塔区西菱路42号,总用地面积6.1亩,建筑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绿地率达63%,建筑面积为1238平方米。近日,社区工作人员带记者参观了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格局。

  该中心分主楼和副楼,其功能房主要分布在主楼二、三层和副楼,副楼一层有餐厅和活动室,其余楼层主要为房间和娱乐室、康复训练室等。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房间设计类似标间,两张床、一个卫生间,并设有三门柜和桌椅。

  办公楼前面是宽敞的操场,操场一角是室外活动场地,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石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宽敞、整洁、规范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人的第一印象。

  “新兴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其硬件设施建设在全省都是一流的,甚至比一些大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还要好。”据市老龄委相关人士介绍,作为我市第一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新兴社区在开建之初就得到了省、市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为把新兴社区打造成全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省、市补助了167万元用于基础建设。

  “今后社区新建的日间照料中心,省、市和县区三级的补助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么高的补助标准。”市民政局副局长周俊说。2012年,全市要新建40个日间照料中心,按照城市社区800平方米和农村社区4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补助,每平方米补助建设资金1500元,按此测算,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补助120万元,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补助60万元。

  在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并不是玉溪独创。据了解,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在社区普遍被建立。一些忙于上班的中年人,像小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一样,把高龄的父母亲送进日间照料中心托管,下班后又将父母接回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云南省也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省政府2012年的十项惠民工程之一来抓,全省年内将建设300个城乡日间照料中心,新增床位16300张。

  “养老方式正在进行变革,养儿防老和居家养老不是唯一的选择。”周俊说,目前玉溪有老年人30.6万,占全市人口的13.27%,玉溪70岁以上的老人有15万,80岁以上的老人有3.6万,而且每年80岁以上的老人以5.5%的速度在增长。“全市中度以上失能老人3万多,空巢、独身老人8万多,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在照顾老人方面急需社会养老机构的支持。”据周俊介绍,我市正在实施的“9073工程”,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就近就地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养,3%的老人进行机构养老。“城乡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就是要解决7%的托老问题。”

  非营利的公益事业

  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特色在于引入了医疗机构的护理和服务。该中心与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除具备传统养老机构的托养功能外,以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支撑,还可对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服务。目前,中心设有床位34张,卫生间、厨房、餐厅、阅览室桌椅、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一些房间的床铺为康复床,房间内还安装了医疗呼叫系统。中心设置了9个岗位,其中包括中心主任1人,后勤3人,办公室1人,专业护理员4人。

  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注定了其性质必须是公益的、非营利的。在新兴社区举办的工作协调会上,红塔区发改局的相关人士就认为,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制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基本一致。

  据了解,中心的服务分收费和免费两大类,比如测量血压、脉搏,健康咨询、讲座,参加棋牌娱乐和歌舞、绘画活动均为免费;收费项目有供应早、中、晚餐,陪同购物、就医、聊天,健康管理服务和全托专业护理服务。

  对社区居民而言,中心的收费极为优惠,最低810元,最高1510元,其中,每人每月伙食费为510元,护理费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行动方便的每人每月300元,需要帮助才能基本自理的每人每月60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1000元。

  对非社区居民,在上述收费的基础上,日间照料的老人每人每月加收300元的床位费,全托的每人每月加收500元的床位费。

  一名参与制定价格的工作人员分析,每人每月510元的伙食费并不高,以每月30天计算,每天的伙食费相当于17元。“现在随便在街上吃碗米线都要5元,所以17元管三餐并不贵。”

  至于陪同就医、陪同购物和陪同聊天等服务项目,则按小时收费。

  据了解,目前,收费标准已报发改委审核,相关的运行手续还在办理中。有关人士预测,新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预计6月初才能正式运行,届时,老人可在社区享受日间照料或集中养老服务。

  效果有待检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仅有7名老人报名入住,其中要求全托的5人、日间照料的2人。“这些人大多是离退休干部。”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投资340万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何报名者寥寥可数呢?据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仅仅是小范围的宣传,很多老人还不清楚这个事情,等中心正式运行后,随着宣传面的扩大,相信会有更多的老人来入住。

  “价格是影响居民入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有人分析,新兴社区总人口4778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31人,社区由9个居民小组及14个驻社区单位组成。本地老人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原有积蓄;小组分红和子女供养。而9个居民小组的分红最少的一年一人有1000多元,最高的每人每年1万多元,与离退休人员相比,按照居民的收入,要长期享受这种星级服务还有一段距离。

  一名老龄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老一辈人经历过苦日子,虽然现在生活比以前富裕了,但很多老年人依然过得十分节俭,舍不得花钱。这名工作人员说,他曾访问过很多离退休干部,他们心目中的养老机构应该内设游泳池,服务像五星级酒店,但提到“愿意出多少钱去入住”?这些老人认为千元左右。“老人的想法很多,他们的钱不好拿。”这名工作人员分析。

  在新兴社区,记者随意走访了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们一致认为,社区里建设日间照料中心这个思路很好,说明政府关心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受访的4位社区老人均表示自己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现在肯定不会去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一个人在家很孤单,这个日间照料中心很好,住进去么享福啦,可以吃现成的。”60岁的社区居民肖凤英表示,将来到了八九十岁自己做不了饭了,只要价格合适,她和老伴也会考虑到日间照料中心享福。

  与其他受访者一样,目前的肖凤英是不会入住或者入托的。肖凤英现在忙得很,大孙女上小学,小孙子上幼儿园,她和老伴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同时要买菜做饭,管好一家八口的三餐。

  在记者的调查中,也有几位80余岁的退休老人表示,如果日间照料中心开办得好,自己会考虑日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退休老人说,她今年82岁,由于子女不跟她住,老伴死后她找过好几个保姆,现在的保姆为她服务了两年,每个月仅保姆的支出要900元钱。而这个日间照料中心收费相对便宜,日托每人每月最低收费才810元。

  “我们最大的担忧就是入住人员少,运营亏本,而且由于是玉溪市第一家,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入住的人员越少,成本越高;入住的人员越多,成本才能越少。”

  此前社区已测算过,开展日间照料后,采取早送晚接的方式进行管理,接送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7点半至下午6点。这样算来,上班得实行两班制,要入住20人以上才能保本运营。

  有社区工作人员认为,日间照料中心这种项目在大城市很火,是因为大城市的上班族大多早出晚归,离家较远,而在玉溪这样的小城市,上班族中午能回家,甚至可以做饭吃。他们已在考虑,如果本地居民不愿意入住,只能对外开放,不能让其闲置。

  外地经验证明,除了政策支撑外,日间照料中心如要正常运转,还需要广大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如果有志愿者参与,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为项目成功运作形成支撑。”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