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清明将至:玉溪今年还能现场祭扫吗?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玉溪网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不少市民关心:眼下还是疫情防控期,今年清明还可以去现场祭扫吗?扫墓有没有什么新要求?针对广大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玉溪市殡葬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映光。

“除了骨灰堂等相对密闭的场所不开放,我市大部分场所均开放现场祭扫服务,但祭扫有规定,要避免人员扎堆、聚集。”杨映光表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各地将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牵头,民政、宣传、公安、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林业草原、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密切协同的清明祭扫工作机制。

1、科学防控  确保祭扫安全

据介绍,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输入性疫情及清明节祭扫人员流动聚集带来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市民政局向各县(市、区)民政局和玉溪市灵照寺海会塔院发出了祭扫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明祭扫工作方案。

“各地会在清明节前夕,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布具体的工作方案。”杨映光介绍,除了骨灰堂等密闭场所不开放,我市大部分场所均可现场祭扫。

今年清明祭扫工作将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各殡葬服务机构及祭扫场所承载量。

市民政局将督促各殡葬服务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及自身设施场地、防控条件等情况,制定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方案,既考虑群众祭扫需求,又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做到科学规范防控无死角,确保清明祭扫安全。

2、暂停五类服务  重点场所要扫码测体温

据介绍,为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3月25日至4月6日,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实行按日、分时段、预约、限总人数等管理措施,除保障基本的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遗体冷藏、骨灰安葬(安放)等服务外,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将暂停五类服务:暂停开展守灵、告别、祭奠等服务;暂停组织集体共祭、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葬等易形成人员聚集的群体性活动;暂停殡仪馆开放日活动;暂停开放骨灰堂、寄存室等服务;暂停室内场所祭扫服务。

“对人员高度集中、相对封闭的室内场所暂停现场祭扫服务,但可由殡仪馆、公墓因地制宜设置室外区域供群众祭祀。”杨映光介绍,开展现场祭扫服务的地方,将做好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对机构出入口、集中焚烧点、室内服务场所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坚持测量体温、扫码出入,定时通风、消毒,减少祭扫区域人员总量和停留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限流错峰  倡导绿色文明祭扫

全市民政系统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微信、互联网和宣传栏、警示牌、标语等媒介和载体,宣传绿色祭扫、文明祭扫,鼓励殡葬服务机构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活动,大力弘扬孝老敬亲、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疫情防控期间,鼓励广大群众选择非实地祭扫,鼓励通过网络祭扫、远程视频、代理祭扫、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倡导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简约的方式缅怀亲人,引导社会各界祭扫“足不出户”。

各殡葬服务机构则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自有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开展网上祭扫活动,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祭扫,抵制迷信行为和低俗祭祀用品,倡导、树立殡葬新风尚。

对于选择现场祭扫的市民,鼓励分时段祭扫,采取错峰、限流等方式,控制人流量。

4、强化保障  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杨映光介绍,清明节期间全市民政系统将实行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及时有效应对,有力有序处置各类事故、舆情。

民政部门要求殡葬服务机构创新和优化殡葬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模式,强化人文关怀,在便民惠民服务上下功夫。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增设便民窗口和祭扫专区,拓展网上祭扫、远程祭祀、代理祭祀等服务项目;对不能实地祭扫的群众要免费提供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拍摄发送实景图片等服务项目;主动向服务对象发送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当天预约祭扫总人数和祭扫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