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党建引领推动“三社联动”
如何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活社区治理基本元素?近日,我市研究制定了《玉溪市党建引领“三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统筹基层多元治理力量,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方案》明确,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负责全市党建引领“三社联动”总体规划,指导县(区)遴选试点社区和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和评估项目的组织实施。各县(区)成立党建引领“三社联动”项目组,街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指导社区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引进培育专业组织和人才,提供必要的服务场地和设施,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和宣传工作等。
《方案》指出,要认真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对社区工作准入目录和社区为民服务清单以外的事项,通过“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人财物和责权利下沉。加强区域化党建有机融合,推行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制度,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服务站等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助老、儿童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社区党组织或小区党支部主动牵头,依托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和各类小区议事协调组织,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问题,邀请相关驻区单位、物业公司、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代表等,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事会、恳谈会,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同时,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建立县(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在县(区)建立服务中心、街道建立工作站、社区建立工作室,发挥基层实践型平台作用,做好区域内“三社联动”项目有效对接。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等办法,在资金补贴、承接事务、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020年前每个城市社区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促进和谐、文体娱乐等社会组织不少于5个。
在完善社会工作者服务机制方面,把社会工作者纳入全市人才建设体系,实施专业社工人才培育计划,依托玉溪师范学院“玉溪市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培训学校”等机构,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规模化、系统化培训。市级建立社会工作者数据库,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制度,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大力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推动专业型、应急型、公益型等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各类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和志愿服务站等,积极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增强志愿服务针对性。(玉溪日报记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