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气化”步伐加快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工业领域天然气推广利用会上获悉,随着“十三五”工业领域天然气利用规划的实施,我市正在加快支线管线建设、推进煤改气、推广园区集中供热、开展大工业用户直供,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天然气利用。
据悉,自2013年底中缅天然气管道贯通后,截至目前,全长82.1公里的玉溪―普洱天然气支线已建成78.6公里,全长34.05公里的禄脿―易门天然气支线已建成21.8公里,全长75公里的华宁支线已建成。此外,高新区南北片和九龙片区完成27.2公里的管线建设。
随着天然气管线的延伸,我市于2014年制定出台中心城区天然气利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千万元扶持资金推进天然气普及利用。市工信委制定玉溪“十三五”工业领域天然气利用规划,推动工业企业锅炉改造置换和天然气利用。
2011年,太标集团建成1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站,成为全市首家利用天然气的企业,随之达利食品、红塔塑胶等企业纷纷跟进。截至去年底,全市14户企业实现“气化”,年用气量530万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15户“气化”企业用气量630万立方米。在这当中,超过八成的“气化”企业集中于高新区,用气量占到了全市的九成。
为推进工业领域天然气普及利用,我市将进一步协调玉溪能投、玉溪博能、昆仑燃气等企业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支线建设步伐。同时,加大企业煤改气力度,年内主城区企业全部淘汰69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明年将扩大至各县区主城区。同时,在新建产业聚集区推广集中供热模式,减少企业投资,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中烟施伟策公司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大工业用户直供天然气,运用用气阶梯价格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