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轮播

农村公路建设为老百姓铺出“幸福路

发布时间:2018-01-2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编者按

去年1月,在玉溪市“两会”上,市长张德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庄严承诺,2017年实施10件惠民实事,解决一批群众急需、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市“两会”召开临近,这10件惠民实事实施情况怎么样?本报自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真实记录2017年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的落实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反映人民群众从10件看得见、触得到、得实惠的惠民实事中切身感受到发展的温度、生活的质感,获得的幸福感。

111 2018年1月,刚铺设好的那诺乡乡村公路。 本报记者 崔永红 摄.jpg

2018年1月,刚铺设好的那诺乡乡村公路。 记者 崔永红 摄

 

2016年6月24日,雨后的梅浦路泥泞不堪,20公分厚的泥巴让元江县那诺乡打芒村的段约者一家无法骑车出行,只能老老小小挽着裤腿步行至乡上。“晴天灰大但还能骑车,这遇上雨天就没办法了,泥巴很厚,道路湿滑,太危险了。”段约者说,村里的老乡们出行大部分靠骑摩托车,条件好的开面包车,但由于坑多泥巴厚,开车时常剐蹭到底盘,大家日夜都盼望着道路能得到修缮,以减少出行的困难。这一年,随着挂钩单位市、县交通运输局的到来,那诺乡的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潘垤路、阿尼三村路、都立路等多条入村道路开始动工实施路面硬化。

2017年6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那诺乡,眼前的道路早已不是黄土路,修好的水泥路平坦宽阔,蜿蜒在青山中;正在动工的道路已初具模样……一年的时间,那诺乡的农村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让段约者一家出行难的梅浦路,也已经完成4公里水泥路的硬化,整条道路的修建工作正稳步推进。路通了,老百姓致富的路子也就通了,处于那诺乡低海拔区的哈施村极适合种植芒果,但此前“路不好”这一现实成了哈施村发展芒果产业的障碍。如今,看着一条条新修的道路,村委会有了底气,1000余亩芒果在2017年被种下,500余户村民投入到芒果栽种中。此外,随着龙都路、朗台路、都立路的修建完工,浪树村委会的120亩台农芒果也早早种下,预计2020年果实成熟,届时,浪树村的芒果将被卖到乡镇、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华宁县盘溪镇富民村委会大坟脚村民小组村民李玉林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打通了自家的“致富路”。

“种出来的菜再也不怕颠烂卖不出去了,路好走了,老板直接来到村里收菜,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2017年9月的一天,李玉林和老乡们一起在阿法路边的一个交菜点交售小瓜,这些小瓜将通过阿法路运往通海县,依托通海的冷链物流卖到东南亚国家。阿法路是华盘线(阿矣寨—法底)的一条农村公路,修建年代早,砂石路面加上坡陡弯急,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016年,全长55.38千米的阿法路修建一新。

阿法路只是华宁县农村公路建设有成效的其中一条。据了解,华宁县2016年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去年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做好“四好农村路”工作,华宁县制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建立起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做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盖。同时,全县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完善,打通了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供应链式运营物流网络,解决了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快补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抢抓云南省“五网建设、三年攻坚”机遇,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其中,加快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新建、改建被列入市政府2017年要实施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833.77公里,完成108.4%。纳入统计的建制村673个,已全部实施100%通硬化路目标任务。全市建制村已通客运班线641个,占88.71%。随着农村道路的不断完善,玉溪交通网的“毛细血管”被逐一打通,这些道路为广大老百姓铺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了山区群众出行方便的“幸福路”。(记者  胡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