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经验”透视之一:团结干事的易门合力
易门县县域经济发展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县区前列,持续引发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玉溪日报连续三年组织记者走进易门展开深入报道。从展现“易门现象”,到关注“易门速度”,再到此次深度总结“易门经验”的连续报道,旨在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各县区在“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和“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齐心同向对标杆,对症下药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创新大胆干,扑下身子埋头干,着力打好“三大战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三月春光好,沿安易公路再进易门,道路两侧开山填箐平整出的土地上矗立起一幢幢厂房,丛山、海沣、傲远、官房、琳仟……一个个落户园区的企业正为易门经济注入新动力。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县市第一;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经济增幅位居全省县市之首。统计显示,今年1至2月,易门县域经济继续延续高歌猛进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3%,增幅位居全市县区之首。
在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的背景下,易门县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易门速度”,持续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县域经济领跑者,易门县委书记马亚东给出的注解是——解放思想形成创新发展共识,团结一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筑牢团结干事的思想基础
2008年,当GDP迈上30亿台阶时,易门县经济总量尚处全市县区中游位置。由于资源枯竭,产品价格走低,市场需求变化,矿冶支柱开始动摇,陶瓷建材发展受阻,食品药品停滞不前。加之产业投资不足,园区建设滞后,县级财政增收困难,县域经济排位不进反退,2010年滑落至全市倒数第二。那时的易门被戏称为玉溪的“西伯利亚”。
当时易门之所以呈现发展滞后的状态,表面原因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创新动能不足,发展基础弱,支撑要素不足。根本问题在于干部思想禁锢、意识僵化,小进即满、按部就班,发展意识不足、进取精神不强。
步入新常态,面对新机遇,如何切实落实市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在“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和“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中,打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成为摆在易门县全体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大考题。
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开放兴县、共享和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锁定“稳增长、冲百亿、促跨越”的发展目标,统一全县干部群众争先创优、团结干事的思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抢抓易门入列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试点、国家资源枯竭转型发展城市,凝聚全县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共识。紧扣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三区一港”发展定位、“四带多园”布局、“5577”总体思路,确立以招商引资、争资融资、园区开发、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五大重点为抓手带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全县干部群众干在实处找准了发力点。
构建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马亚东认为,要把团结干事的思想基础转化为打好“三大战役”的实际行动,关键在于构建干事创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融入推动跨越发展实战中,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形成发展合力。
易门县工信局局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政介绍,每月所有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会接到自己所承担的招商引资、争资融资、园区开发、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五大重点工作进度通报,这样的督查通报一月一排名,工作推进滞后者会被约谈、问责,直至调岗、降级。
刘政说:“连书记、县长都拿出来排名考核,谁还敢不努力。”如其所言,围绕这一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易门县构建起了县级四套班子责任包干、县级领导牵头、部门挂钩负责的重点工作联动推进机制。
目标任务保障金,工作进度通报排名,在考核“指挥棒”下,清晰责任、严厉督查、严格奖惩、严肃问责,让各级干部把责任扛在了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有力激发了干部团结干事、创新创业、勇争一流的工作激情。
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还有县委、县政府出台的鼓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办法。在制度体系的支撑下,易门县营造了鼓励创新者、保护干事者、宽容失误者的良好氛围。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为干部搭建借鉴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干事平台。
正因为有了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易门县各级干部才能在实践创新上大展拳脚。土地作价入股、“园中园”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夯实园区平台。在全市率先成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施“园保贷”,在创新中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在经济调整转型期,创新举措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让干事者有位子、让创新者有舞台,才能够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马亚东认为,统一思想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打造队伍是关键。只有硬对硬地考核、实打实地奖惩,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中,才能促进干部队伍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据易门县纪委副书记曾云介绍,围绕进一步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五大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层层细化分解,将责任时限落实到全县68个主体责任单位和20个监督责任单位,督促各级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
县纪委牵头,整合部门力量,建成7个督查组,对责任单位负责的重点工作展开全方位、高频率监督检查。对稳增长、“五网”建设、“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等进行专项纪律检查,对县属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展开巡察。只有确保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执纪问责就落实到哪里,才能有力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曾云说,在强化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的同时,建立社会公开评议制度同样对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推进职能部门高效履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6年,易门县依托统计调查队随机抽样,对全县85个单位开展社会评价调查,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每年一次的社会评价调查,有效畅通了民众诉求渠道,促进了政务廉洁高效,推动服务精准到位。
严抓严管,确保制度落地有声,在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战中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全面提升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正是由于干部队伍具备了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干实事见实效的工作作风,才确保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创造出了振奋人心的“易门速度”和“易门经验”。
短评:团结生合力
□ 雨林
透视“易门速度”,总结“易门经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要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团结一致形成发展合力。
《团结就是力量》,用这首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名曲来形容易门县干部群众切实落实市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团结一致向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埋头干,在争先创优中以“易门速度”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可谓是恰如其分。
团结生合力,需要深化县情认识,找准制约短板,剖析深层原因,在干部群众中树立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需要确立发展战略,明确奋进目标,筑牢干部群众创新进取的思想基础。需要锁定重点任务,明确工作抓手,为全县干部群众找准工作发力点。
团结生合力,需要构建团结干事的制度保障体系,营造创新发展浓厚氛围,才能凝聚干部群众创新进取的思想并将之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以身作则,主动置身制度管理之列,率先垂范,才能团结群众干在前列。
团结生合力,需要有严格的纪律监督作保障,挺纪在前、正风肃纪,才能打造一支作风过硬、团结干事的干部队伍。需要紧扣任务、压实责任、严格考核,才能确保制度措施不落空;需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拔任用机制,才能激发团结干事、创新发展的热情。
团结生合力,同时还需要党委、政府坚持并完善确立起来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并完善构建起来的制度和机制,确保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推动重点工作措施的延续性与一致性,才能让统一起来的思想不会垮、凝聚起来的共识不会散,形成持久推动合力,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在调整转型、创新发展这场大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