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面积从3000余亩增加到10000余亩,产值从990万元增加到3136万元;投入1100余万元,建成全县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他拉蔬菜育苗基地,建成26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古城蔬菜交易市场……新平古城街道调结构,兴基础设施建设,蔬菜产业发展渐成气候。
近年来,新平县古城街道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结构调整“活”起来
以前,古城街道农业结构单一,蔬菜生产只有冬春季节种植,除供给县城居民消费外就是农户自产自销,蔬菜生产形不成产业。近年来,古城街道对种植结构和品种进行调整,倾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种植格局,使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
他拉社区是新平县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平县于2009年3月成立了他拉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着力打造他拉蔬菜品牌,围绕规模效应,抓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带。
古城街道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负责人罗绍晖介绍,为打响他拉蔬菜品牌,他拉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总体思路,依托东绿食品有限公司,在他拉社区他拉磨居民小组的试验田里进行出口蔬菜青花、白花、甘蓝等品种的试验示范种植,亩产值达4000余元,蔬菜生产由冬春季节种植向夏秋季节种植、高山蔬菜种植迈进,实现了古城街道出口蔬菜种植的零突破。同时,构建农产品销售网络,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通过合作社这个桥梁走到城市卖场,使农户自产自销变为规模化的销售,充分发挥了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基础建设促发展
“路修好了,蓄水池建起来了,我们种菜更省心了。”他拉社区石岩头小组的邱云安说,以前到自家田里的路坑坑洼洼,挑水浇菜不方便,自打农业基础设施建起来后,生产条件得到了大大提高。
据了解,为加强蔬菜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新平县去年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建设项目,在古城街道他拉社区他拉莫、石岩头,小白山、羊乃格等八个村民小组进行布局。项目建设包括田间机耕路硬化、200亩核心区灌溉管网建设、修建蓄水池、沉淀池等。
通过该项目,目前,建成了新平县第一个标准化的他拉蔬菜育苗工厂,年可生产蔬菜种苗3000万株,可满足10000亩大田种植;建成组装式气调冷库,年可贮藏蔬菜2000吨,可有效解决蔬菜生产中的产销中转问题;可实现蔬菜平均单产1750公斤,总产455万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周边5000亩蔬菜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生产方式生产,进一步加快新平蔬菜产业的发展步伐。(玉溪日报记者 胡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