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

打造放飞创业梦想的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7-03-1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带上创业点子,落座众创咖啡,在交流与分享中,也许会让异想天开的梦想种子落地生根;带上创新项目,入驻众创空间,在实践与扶持中,也许会让稚嫩的梦想新芽长成参天大树。

走进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从研发LED路灯控制器的蓝顿团队到尝试运用3D打印技术制陶的大学生创业者,从试验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的探索者到寻求创新产品销售模式的小微企业主……在这个仅1570平方米的空间内,聚集了这样一群创新创业者,他们正在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施宇,别看他年仅29岁,却已是一个有着丰富创业经历的老创客了。大学毕业后施宇开过餐吧,做过玉溪高新区孵化器的项目经理。如今,他携自己创办的无量恒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成为了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的掌门人。

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创业,到集合社会创业者同筑“双创”梦想的施宇,在红塔区委、区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原红塔区科技局科技展示馆,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玉溪市首个县区级科技众创空间,并于今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

仅仅运行半年时间,注册落户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的创业企业和团队就达47个。尽管场地受限,但仍有11个企业和团队入驻空间施展拳脚。众创空间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施宇给出的答案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体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的是政策的阳光和成长的土壤。施宇介绍,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红塔区科技局将位于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的三层科技展示馆拿出来用于建设众创空间,为“双创”提供了良好的土壤。17个政府部门整合“双创”政策,合力扶持众创空间,为“双创”提供了充足的阳光。

刚刚大学毕业的甘玉善,最初只想做个陶瓷个体户。然而当他在今年5月份成为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的一名创客后,产生了一个更大的创业梦想——运用在大学学习的雕塑技艺融合3D打印技术,开辟工艺陶瓷制作新路子,创办自己的工艺陶瓷企业。

仅仅一个月时间,甘玉善就在众创空间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拉起了创业团队,有了产品订单,迈出了创业第一步。甘玉善说:“从众创空间得到的扶持太多了,眼下就能把省下的办公场地租金用来买3D打印机。下一步还能在他们的帮助下申报文化创意政策扶持和拓展产品市场。

透过甘玉善的这番介绍,看到的是有了土壤和阳光的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正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为“双创”插上飞翔的翅膀。

多项扶持助力实体创业

通过实施场地租金一年免费,两年三折、三年七折,水、电、网和公用设施全免费,提供低成本的优质资源;引入包括法律咨询、知识产权、财税服务、培育辅导、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在内的12个中介机构,提供免费咨询和有偿优惠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双创”支撑。

通过强化政策辅导培训,引导创业者对接国家和省市“双创”扶持和产业政策,为创业者注入“双创”动力。仅在半年之内,15户创业小微企业通过了“两个十万元”小微企业创业培育工程审核。8户创业企业正着手准备申报特色生物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专项扶持,1户创新型企业成功入列科技型中小企业。

施宇介绍,作为负责众创空间运营的无量恒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依靠提供低成本优质创业资源和提供优惠有偿项目包装申报服务维持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按一年扶持培育、两年加速培育、三年“毕业”的节奏,通过提供投融资服务,线上线下产品营销服务,推动实体化创业项目加快产业化步代,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正在众创咖啡与施宇交流的是加盟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的云南必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李为民。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必邦研发的一款天然面膜已经问世,李为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与众创空间建立营销合作关系,让自己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而在众创咖啡的另一角,从事卷烟、茶叶风分设备研发生产的吉兴德亿正准备与安徽投资商进行网上路演,争取投资支持。

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切,见证着市场化运作为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带来的勃勃生机。施宇介绍,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塑造起自己的吸引力,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坚持吸引实体项目,助推实体化创业。

对入驻创客不设门槛,对入驻的创业企业和团队的选择条件就是要有实体化项目和富有创新性。目前,在注册落户众创空间的47个企业和团队中,有诸如鼎泉生物、蓝顿景晖这样的科技创新研发企业,也有诸如培育多肉园艺植物、探索草莓无土栽培的创业团队,还有正在从事新型食品研发和创意摄影的创客,立足实体化项目入驻创业成为他们共同的特点。

施宇介绍,他现在正着手将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打造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实体化创业平台,现有的空间面积仍显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缺乏试验基地成为亟待突破的两大制约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