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玉溪简政放权观察: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发布时间:2016-02-19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玉溪简政放权观察

  

  把方便让给群众,这正是简政放权的最终目的。

  

  在红塔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正在办理相关业务。

  简政:精简无形枷锁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为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十二五”期间,玉溪市始终坚持以简政放权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大刀阔斧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计432项,其中取消133项,调整141项,下放158项。

  点开玉溪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市人民政府决定取消、下放、调整和承接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出现在网站的醒目位置,从中我们看到,像“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核准”等这样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已被取消,同时,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等事项由原来的市级行政许可项目,调整为管理服务事项;此外,我市还把“30亩以上的用地审批权”、“环评权”等多项高含金量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各县区。

  应该说,通过行政审批“大瘦身”,一直困扰市民的“办证多”、“办事难”、各种“奇葩证明”等行政审批顽疾得以有效缓解,市场活力得以最大激发。

  近日,到华宁县市场监管局注册公司的张丽发现,以前需要“跑断腿”的公司登记现在3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以前注册公司,要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回到属地公安部门办理公章备案,最后再到质监、税务等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证。光提交材料就需要半个月,自‘三证合一’后,等待时间大幅缩短。”张丽告诉记者。

  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及营业场所登记改革等一系列的商事制度改革,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自去年9月29日正式启动至10月底的短短一个月间,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4782户,同比增长51.5%。

  “除了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外,我们还通过制清单、列目录、定标准等方式让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运行。”市委编办主任刘永新在受访时表示。为了将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包括6000多项行政职权、4万多项责任事项的市级权责清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将尽快向社会公布。

  为了行政审批行为和行政权力运行更规范,我市还积极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以编码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户口”管理,未经编码一律不得实施许可。同时,编写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以办事指南编写,再造办事流程,以业务手册编写,再造审批流程,限制审批自由裁量权。

  放权:放开市场活力

  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最醒目的是墙上的玉溪高新区行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项目公示栏,去年4月,我市首批向高新区下放包括国土规划建设、投资、社会事务等在内的4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高新区管委会在高新区管辖范围内,可以以管委会名义直接行使市政府授予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实现园内事务园内结。

  云南望子隆药业有限公司的土地分割变更登记是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以来接的第一单业务,“响应快,效率高,几天内就办结,企业拖不起,就需要这样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是该公司总经理蒋家海对高新区办理此项业务的由衷评价。

  各类园区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投资审批难、招商引资难、项目落地难一直是制约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去年4月,我市首批向高新区下放4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把具体建设供地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项极富“含金量”的投资项目审批权下放给各县区及园区,进一步扩大了县区及园区的审批自主权,减少了审批层级,提高了审批效率。

  简政放权,精简的是束缚着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则是企业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正是通过简政放权,易门县工业园区开创了“易门速度”。

  为了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限,易门县率先在全市成立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核定、配备5名工作人员,按照“业主委托、中心代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建立“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无偿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建立审批部门联审会议制度、工作联动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具体为:矿压、水保、地灾等不再审批单个项目,而是按整个园区规划区来审批;除土地、规划、重大项目环评外,将其他园区投资项目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些措施大大加快了投资项目审批的速度,2015年,易门县工业园区落地开工建设的项目达15个。

  “我签约后,直接到政务服务中心报到,中心工作人员就会帮我把土地、住建、消防、安监、水利等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拿与相关审批部门对接,我根本无需操心审批的事。”2015年,在易门工业园区正式落户投产的衡聚建材老总施永强告诉记者。

  转变:一切为了便民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便民。为了改变过去群众到政府窗口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的印象,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我市建成了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为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四级政务服务机构。同时,还推行“一个窗口受理”制、首席代表和一审一核制、限时办结制,清理规范审批材料和清理规范审批收费等多项便民措施。

  在玉溪市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有36家部门进驻,有窗口工作人员87人,基本达到“应进必进”要求。这些人员进驻后,由政务服务窗口统一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并实行“受理单”制度。其中,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了整建制进驻,配套提供工商档案查询、银行缴费服务;市级有行政审批事项的31个部门中有27个确定了首席代表,行政审批机关充分向窗口和首席代表授权,首席代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般事项由首席代表在窗口审核、审批;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各行政审批部门均对外公开办结时限,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平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市级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对市级保留的185项行政审批事项所需提供的申报材料进行集中审核,并进一步进行精简规范;在对全市保留的行政审批收费事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后,取消、停征、免征5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除此之外,各级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还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其他便民服务措施。华宁县政务管理局针对“急办、赶不到”实行延时服务,针对“来不了”实行上门服务,针对“节假日”实行假日服务。五年来,开展延时服务300余次,2012年、2013年两年开展上门服务为162名老人办理了优待证。同时,自2012年起,为方便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华宁县还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教育局临时服务窗口,办理助学贷款审批工作,至今,一共为2497名大学生办理了1510余万元助学贷款的申报审核相关事宜。

  在红塔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工作的李锦梅坦言:“‘三证合一’以来,因为增加了两张表,在数据录入上要增加30多项,工作量是过去的3倍,但是无论如何,服务质量是不能变的。”而对她的工作,前来办理股东变更的曾高会最直观的评价是:“态度好,办事效率高,不错!”

  当线下办事已经达成“一站式”目标之时,2015年6月,我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与省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同步开通试运行,实现了省、市、县行政审批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级联动、服务到位”的总体布局。

  记者了解到,我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共有3623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核入库,项目业主可通过大厅了解所需条件和相关审批材料,只要准备齐材料,在办理申请当天就由相应的审批部门预审通过并受理,减少了到现场往返跑的次数,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具体流程为:登录“玉溪网”、“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点击网站链接,即可进入网上大厅查阅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办事指南等相关内容。市民和企业主在办理审批业务时,还可注册成为网站用户,找到相应的审批事项后,下载填写相应表格,提交申请即完成事项申报,申报提交成功后,可在个人中心随时查询办理进度,实现办理过程全监督,若承办单位超过承诺时限的,还可进行网上投诉。

  瓶颈:如何承接还需探索

  取消和疾步下放的权力谁来承接?如何承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已然形成这样的共识:政府退出是改革,社会承接也是改革。唯有坚持放、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确保改革“蹄稳”。

  在行政审批项目承接过程中,中介服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很多行政审批项目必须依托于中介结构的服务,才能实施行政审批。而“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是人们对“红顶中介”的形象比喻。为防范这种状况,我市建成了全省首家网上中介超市,建立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清除简政放权的“绊脚石”。

  据玉溪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介超市共涉及与行政审批相关联子库23个,目前已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市场竞争,再造服务流程,政府行政审批前置服务大幅提速,费用大大减少,同时也降低了行业主管部门的廉政风险。

  以抚仙湖北岸湿地安置房龙润园二期节能评估项目为例,政府投资概算13亿元,按照国家规定收费标准计算,中介费用需23万元,从政府投资项目中介库中通过竞争性比选抽取后,仅支付了5.5万元服务费,比原来节约资金17.5万元,中介服务机构招标时限也从原来的30天压缩成2小时。

  “除了积极培育一批与行政审批息息相关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以承接行政审批前置服务外,在改革利益触动比较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的‘放’、‘管’也尤显重要。应该说,简政放权无疑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而这场“革命”能否“蹄疾而步稳”,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和改革决心。

  “简政放权,最终要实现政府部门由重审批向重业务指导、培训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这也是一种从权力到责任的转变。”红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张君娣表示。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红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一方面苦练内功,狠抓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筹划行政审批代办服务。

  的确,从权力到责任的转变,首先考验的就是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素质,尽管从记者走访的市级、红塔区、高新区、华宁县等多个政务服务中心的情况看,群众满意率均为100%,但是实际上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依然亟待加强。同时,多位受访者也提到,部分下放县区的行政审批事项依然因未能及时承接而存在“明放暗不放”的问题。

  记者手记

  简政放权,一定要放管并重

  “减‘正门’堵‘偏门’,杜绝灰色地带,晒权责露‘家底’,严防变相审批。”这是网络上对此轮简政放权最为直观的表述,与此相映照的是市委编办主任刘永新的一席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让政府更阳光、更廉洁,同时也方便了群众,促进了经济发展。”

  的确,这一场自上而下的政府“自我革命”在转变政府职能之时也释放了更多改革红利,激发了更大的市场活力。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退出历史舞台,比如,“三证合一”,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一元钱开公司不再是梦;再比如,取消、停征、免征5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审批更便民、更快捷等。通过简政放权,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奇葩证明少了,“办证多”、“办事难”的情况得以明显缓解。

  然而,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放管并重,既要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又要认真负责地管好该管的事,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以确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

  以一个最为简单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为例,作为全省4个试点州市之一,去年6月29日,我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与省级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同步开通试运行,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市级,还是各县区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的使用率都不高。一边是人满为患的实体政务服务中心,一边是比实体更为方便快捷却未受青睐的网上服务大厅,之所以遭遇如此尴尬,除了市民自身的观念有待更新之外,也对我市下一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做到“放管结合”,如何探索一些既便捷又易于群众接受的行政审批方式,这是我市在未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急需探寻和破解的问题。(记者 李文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