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市政府组团赴广州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14-05-28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5月23日至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饶南湖率队赴广东省广州市进行考察学习。

  饶南湖表示,通过考察学习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开阔了新视野,拓宽了思路,将对玉溪推进相关工作起到启发、激励作用。下一步,我市将结合自身实际,吸收借鉴广州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玉溪经济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

  5月23日至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饶南湖率队赴广东省广州市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建设与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为玉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勇,副市长左广,各县区长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热忱欢迎。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志英率发改、财政、国土、建委、规划、交委、政务办等部门负责人与玉溪代表团进行座谈,就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建设、行政审批改革等工作开展深入交流探讨。

  考察团还先后前往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广州塔、TIT创意产业园、海珠湿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体验了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学习了解广州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思路。

  广州花城广场总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是广州目前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花城广场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中少年宫、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8幢已建成,28幢在建,3幢正在筹备开工。广场建有三层地下空间,负一层为地下市政通道,包含隧道、掉头车道、车行通道,与周边项目连接,并建有15万平方米的购物商业城;负二层是以小车为主的停车场,与周边38幢建筑地下停车场相通,可提供5000个车位;负三层是广州APM线,即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以地下通道的形式打通海珠区和天河区,充分发挥CBD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

  TIT创意园其前身为建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2008年,广州纺织工贸集团积极响应广州市政府“退二进三”政策,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纺织机械厂的生态原貌和纺织工业元素,以巨资投入打造一个集时尚、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研发、发布、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平台。园区由品牌设计区、跨界创意区、商业文化区、展示发布区、配套服务区、休闲红酒区等功能板块组成,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园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广州市中心的一块原生态创意园区,也是广州市旧厂房改造项目的样板及向世界展示创新力量的窗口。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海珠区东南部,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也是广州市打造“海珠生态城”的核心所在。湿地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达380公顷。目前已经建成的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即建成开园,用地面积约70公顷。示范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除了保留原有的岭南果树外,还种植了40多种水生植物和80多种灌乔木,有32种鸟类、18种鱼类在此栖息生长,同时,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建筑,形成“水在脚边流,花在身边开,鸟在树上叫,人在画中走”的生态美景。

  自1989年以来,广州的经济总量连续25年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420.14亿元,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收入4430亿元。目前,广州正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努力建设低碳、智慧、幸福广州。

  饶南湖表示,通过考察学习广州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开阔了新视野,拓宽了思路,将对玉溪推进相关工作起到启发、激励作用。下一步,我市将结合自身实际,吸收借鉴广州的成功经验,努力推进玉溪经济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记者  赵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