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高永贵:“做点公益事情是应该的”

发布时间:2013-12-05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做点公益事情是应该的”

——记通海县河西镇河西社区党员高永贵 
 
 
  
高永贵在水库边清理垃圾

  家住通海县河西镇河西社区十一组的党员高永贵,从2000年退休至今,一直坚持义务到河西镇大湾水库将水库边、道路两侧的垃圾清运到垃圾池,13年如一日。
       
  坚持义务清理垃圾

  2000年,高永贵从河西小学退休后,经常到村后的大湾水库边锻炼身体。看着道路两侧随处乱扔的垃圾,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水库紧挨村子,很多村民吃过饭都会到这里走走,但是垃圾乱扔污染环境。高永贵想,自己每天来这里锻炼,为何不把垃圾捡到垃圾池,这样这里的环境就更好了。“想到就开始做,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把它做好。”高永贵说。

  从那时起,他吃过晚饭,就拿上工具开始清理垃圾。左手拿着麻袋,右手拿着钳子,边走边捡,大约三公里左右的路程,他弯腰、捡起,往前走,看到垃圾再弯腰捡起……同样的动作,每天得重复上千次,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捡满一袋,再换另一只袋子,垃圾多的时候就用自行车将垃圾带下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2011年,高永贵被评为“通海好人”,政府给了他2000元的奖励。奖金拿下来,他就琢磨着为村里做点什么事,最后他给村党总支购买了一台电视机,方便党员学习。

  不嫌脏不怕累默默奉献

  刚开始,部分村民并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还有笑话他的,说他干嘛去做那么脏的活,但他却默默坚持没有改变最初的想法。

  一次,在老水库的正后方,一头死了一段时间的牛散发出阵阵恶臭,旁边苍蝇乱飞。周围群众无人问津,是他及时上报村委会,协同村委会把死牛进行了深埋处理。时隔不到半月,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他们又进行了处理,并由村委会制定了饮水水源保护制度。另一次,高永贵发现老水库里漂浮着大量的特大号火炮,他冒着危险在崖边捞了两天,装了七大麻袋。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他把火炮运回家晾干后,把所有火炮拆开进行了安全销毁。还有一次,新水库到老水库水沟旁的山体出现塌方,大量泥土填埋了排水沟,水溢到了路面上。当时道路刚刚修好,如果长时间浸泡,必然使路面受毁,也会给通行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于是,他带上工具对排水沟进行了为期7天的疏通,清理了大量的泥土。由于过度劳累,他腰椎病复发,在家休息了好几天才恢复。
   
  希望带动村民改变卫生习惯

  他的坚持、努力也在慢慢改变着村民的卫生习惯。11月29日,高永贵像往常一样到后山捡拾垃圾运到垃圾池,当他看到一个整箱装的啤酒空瓶时十分高兴。“他们没砸瓶子了,都放这儿呢,这些小鬼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他兴奋地说,“以前,他们来这里玩,喝完啤酒后就把瓶子砸碎在地上,那些碎玻璃片很容易伤到路人。我看到他们喝酒时就告诉他们,喝完酒不要把酒瓶砸了,把空瓶统一带到垃圾房,如果不想带就装在箱子里放路边,我来收。现在,他们喝完后不但没砸碎还放进箱子里了。”

  “我把这些空瓶子收下去放在垃圾房旁边,给需要的人拿去卖点钱。”一边说着,他一边抱起整箱的空啤酒瓶往山下走,箱子上的灰尘沾到了他的毛衣上。

  “看着你做那么脏、那么累的活,儿子同意吗?”

  “同意,儿子也很支持我的。”高永贵说。

  “他的儿子、儿媳开诊所,家庭条件好。到了他这年纪,本是该乐享清福了,可是他却义务干起了这又脏又累的活,不得不佩服。”一旁的村委会工作人员说,现在,在他的带动下,一些村民看到他在清理垃圾,也一起帮忙将垃圾带到垃圾池。当地学校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捡垃圾,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现在垃圾比前些年慢慢减少了,说明人们的卫生习惯在改变。”高永贵欣慰地说。

  高永贵说:“我是一名党员,做点公益事情是应该的,也希望家乡人能提高环保意识,村美、水美就更好在了。我会一直坚持,直到做不动为止。”

  河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葛宏驹介绍,现在村里打算在大湾水库边再建一个垃圾池,每个月组织党员进行一次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同时加强宣传,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