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矿业提质增效逆势崛起
稳产降本,提质增效,玉溪矿业瞄准年度生产目标冲刺。 易旷 摄
“优化调整采掘顺序、完善系统设备设施、确保生产稳健持续、强化持续工程建设、培育发展后劲、提高组织健康度;稳产降本、提质增效,为生存、为尊严、为发展而战,努力实现2.7亿利润目标……”
近来,玉溪矿业公司无论是总经理办公会,还是月度业绩对话会和基层调研,干部职工脑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稳产降本、提质增效这个主题。
作为云南铜业集团重要原料基地的玉溪矿业公司,今年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铜价低位徘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公司经过前几年的超常规生产,优质矿体消耗过快,矿山供矿品位下降,生产持续紧张,生产组织矛盾突出。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公司迎难而上,以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目标为抓手,稳产量、降成本、提质量、创效益,按照“周管控、月考核、月兑现、季平衡、年结算”的考核模式,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上交税收3.14亿元;自产铜精矿含铜单位生产成本为27953.57元/吨,较预算下降493.43元/吨。
迎难而上
迅速启动A级预警管控方案
今年1月铜价57000元/吨;6月铜价52000元/吨;7月铜价50000元/吨……
跌!跌!跌!铜价的连续下跌,让玉溪矿业公司领导班子的眉头锁得越来越紧,让职工的心紧了又紧。8月12日云铜股份召开的控亏增盈工作会上,明确要求玉溪矿业公司确保全年实现2.7亿元利润。铜价的下跌和上级的任务指标,传递出玉溪矿业公司生产经营严峻的信号。
会议室里,公司班子成员通宵达旦研究对策;基层调研,机关部门与基层领导共商“稳产降本、提质增效”计策;作业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寻求最佳生产组织方案。
不容置疑,只有再次启动预警方案,只有“它”才是制胜“危机”的利剑。短短时间里,“产品产量管控”“技术经济指标管控”“营销创效管控”“改革创效管控”“政策创效管控”“控费增效管控”“债权清收创效管控”“工程投入管控”“党群工作组”九个管控单元迅速成立,确立了产品产量目标、单位成本目标和三项费用目标,配套实施的措施办法随之启动。大红山铜矿、思茅山水铜业公司、狮子山铜矿、红山球团公司、飞亚公司、洪鑫公司也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了预警措施、调整了预警期目标,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一场为生存、为尊严、为发展而战的“稳产降本、提质增效”攻坚战在玉溪矿业公司全面打响。
真抓实干
稳产降本提质增效
9月23日16时,记者走进红山球团公司,看到两条生产线正忙碌有序地运转着。“促销创效、配矿提效、降本增效、防控保效是红山球团生产经营的主要措施,促销创效主要是掌握市场销售信息,为公司原料定价提供依据,配矿提效就是在稳定炉况、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膨润土的配比、提高赤铁矿的配入量,同时,在制气环节优化配入焦丁,以减少高成本原料的使用量,达到配矿提效的目的……”红山球团公司党委书记唐小娟向记者娓娓道来。
在大红山铜矿采访,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红山铜矿物资采购双询价制度。记者了解到,物资采购双询价就是在矿物资采供站询价的基础上,矿纪委单独询价,通过常态化询价、对比化询价、动态化询价,变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既节约了物资采购成本,又降低了廉政风险,保护了干部。
据了解,预警期间,玉溪矿业公司对闲置资产进行内部调配和外部处理,实施大宗物资分类、分模块集中采购和物资招标采购,优化库存物资,减少库存物资资金占用,通过处理废旧物资,增效250万元,通过处理闲置资产,增效500万元。
科技创新
插上节支增收的“翅膀”
国庆前夕的普洱透出一丝清凉。记者来到位于市郊的思茅山水铜业公司,每天200余辆机车、300余人在主采坑紧张有序地作业,一车车高品质的精矿从成品车间运出。
令人振奋的是该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实现了选矿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新突破。选矿厂厂长杜现明高兴地对记者说,经过流程改造和调整药剂比例,选矿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约14元/吨,若按一个车间2000吨/日处理量计算,全年可节约选矿成本约900万元。1至9月,思茅山水铜业公司对以前单锌精矿里面的含铜进行回收,由原来单一的铜、锌产品调整为铜精矿、铜锌混合精矿,提高产品附加值,使铜锌金属综合利用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又有新的提升,铜综合回收率由去年同期的85%提高至90%以上,锌回收率由去年的65%提高至80%以上。
大红山铜矿一工区井下所辖区域435中段和385中段运输平面使用的4立方矿车轮子经过长时间运行使用,多数轮子轮缘磨损严重,更换下来的矿车车轮比较多。一工区采取了轮缘堆焊的方式,经过现场反复试验,把矿车车轮磨损的轮缘修复再使用,废旧矿车车轮成功“复活”,再次“上岗”。1至8月,共修复矿车车轮310个,为工区节约运输成本近19万元。
狮子山铜矿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成功地将一个个废旧电耙耙头的耙齿合二为一,改造成巷道岔机转车器的重锤。在狮子山铜矿采掘工区,职工小李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往,只要岔机转车器的重锤、锤柄和底盘任一部位变形或出现裂缝,便要整套更换,不仅更换工序繁琐,而且除了出现问题的部分废弃外,其他完好无损的部分也只能当废铁处理了,后来经过反复试验,将两个废旧电耙耙头的耙齿固定在转车器原重锤位置的左右两边,再修复焊接锤柄。这样,安装后的耙齿便可代替原来的重锤发挥重力作用,转车器就可以接着使用,无需整套更换了,大大减少了更换成本。”改进后的转车器,每套较原进价节约300余元。
狮凤山铜矿禄丰冷水沟选冶厂通过对脱水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磨矿操作的合理调整,提高了脱水效率和减少了清水的补加量,在雨季期间有效地控制了料液膨胀,保证了生产的正常持续,并且降低了生产(酸耗)成本约8600元。
“重力斗回收改为轻型斗;废弃轻轨回收用来补矿仓,边角料回收加工小备品备件;错峰填谷,科学使用用电时间,降低用电成本……”这些小改小革、修旧利废,节能减排,只要管理得当,就是生产力、就是钱袋子。
改革创效
奏响运营转型“持续强音”
“这个月材料消耗超支了,请尽快落实是什么原因导致,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浪费和不合理用料。基层单位不能完成月度考核指标的,单位领导月度工资按管理考核办法扣除5%……”
这是狮子山铜矿运营转型周会的一个片断。今年以来,狮子山铜矿以运营转型强化成本管理,运营转型骨干根据矿山成本费用特点,与物资供运部一起实施了“降低自主采购材料单价”项目,通过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低价择优就近购料,按照材料消耗周期严控采购计划,每月定额发放材料,减少材料资金占用等,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了材料储备,减少了材料浪费“出血点”。
“嚯!这三个月电耗折算下来少了20多万元。”玉溪矿业公司大红山铜矿设备能源部主任看着季度报表,甚至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数据。大红山铜矿井下450多公里的作业战线,每相隔10米就安装一盏35W灯泡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这些24小时通明的2万多盏灯泡在三个月前还一直是困扰能耗管控的“老大难”,而三个月后的现在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原来是生产现场、两个选厂厂区更换了6316盏5WLED灯泡,办公楼内也将200盏日光灯更换成LED灯,降低负荷超过200KW,节约电量十余万度,折合当前电价节约20多万元。
采访后记:
一线插党旗增效有动力
思茅山水技改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其中不乏共产党员的默默奉献。为了项目的成功,他们白天黑夜倒班一次次实验,失败一次又鼓起信心做第二次。
思茅山水铜业公司党委书记陈晓明说,在有外资参股的企业工作,共产党员更应该讲奉献,哪里需要哪里顶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合作方的信任和支持。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全年生产任务目标作出贡献”。这是大红山铜矿全体党员庄严的承诺。在大红山铜矿,示范党员、三型模范时刻冲在生产第一线。80后技术员曹水华不依赖厂家技术员,自己研究琢磨,解决了1﹟、2﹟空压机改造过程中厂家技术员都卡壳的技术难题;选厂职工缪沅振眼疾手快发现故障,不等不靠解决问题;三型模范周仕勇潜心研究科学项目,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记者看到,大红山铜矿充填工区党支部开展提质创效先锋岗活动,力促目标早日实现。工区以每个小组一个创效点、每个党员一名创效员的原则开展工作,从材料成本、核算、办公费上降本创效;从工效、下砂量、无重复性工作上效率创效;从环节优化、责任考核上创效;从精神面貌、团队协同配合等行为上创效;从运营转型理念培养和形成、质量和效益意识增强上形成理念创效。
“党委工作要融入中心工作,求真务实,最终达到企业增收增效的目的……”这是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