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铭贵:“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白石岩”
“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白石岩”
——记江川县雄关乡白石岩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邱铭贵
邱铭贵(左)与村干部交流工作
秋雨绵绵,被群山环抱着的江川县雄关乡白石岩村在寒雾中显得格外清新美丽。这个只有67户人家、距离乡政府15公里的小山村,近年来却因为常年保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而远近闻名。
带领全村人改变村庄面貌的,就是该村的党总支书记邱铭贵。今年42岁的邱铭贵已有17年党龄,在白石岩村先后担任过主任、党总支书记,任职至今已有20年。“作为村的党总支书记,就是这里的‘班长’,带头搞好班子、搞好生态、搞好经济都是我应该做的,只有好好干,才能对得起信任我的父老乡亲。”邱铭贵说,“现在,村子的环境搞好了,但离建成美丽乡村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我和‘两委’班子成员都有信心带领大家建设好美丽白石岩!”
一个“藏”在大山里的村子,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整治环境卫生?邱铭贵说,年轻时的一次经历让他觉得,农村在环境卫生上应该有所改变。“有一次到县城学习的时候有人说,‘山里来的人就是脏、穷’,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1999年当选村主任后,邱铭贵接连几天睡不着觉,不是因为兴奋,而是一直在想任期内该为群众做些什么事情。“因为当时的白石岩真的可以用‘脏乱差穷’四个字来形容。大家没有什么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差,进村是土路,公共活动的地方是土场,晴天灰、雨天泥。因为村里养殖多,牲畜与人混居,公共场地粪草乱堆,苍蝇蚊子乱飞。”
针对白石岩村的状况,邱铭贵带领班子成员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文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村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等,促进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他主动跑上级,积极争取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投资42万元,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和公共场地硬化,新建了4个公厕。
争取资金铺筑了全长13.6公里的白石岩公路。筹措资金3.5万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搬迁、改造、修缮,建成了山区党建示范点。在建设村内小广场时,邱铭贵带头让出了自家的1亩地,并带动村里的7名党员一同让出了40多亩责任田和自留地来安置小广场搬迁出的群众。
在卫生管理上,邱铭贵带领群众实施垃圾“零户桶管”,拆除垃圾池,由村委会出资,统一购买垃圾桶,分发到户,各户生活垃圾入桶,由专人定时清运,同时引导大家把大牲畜养殖地点转移出村。这样一来,由牲畜养殖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得到根治。
如今的白石岩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蓝色带盖的垃圾桶,在村里走上一圈,哪怕是背街小巷也是干净整洁,几乎每家房前屋后都有鲜花、绿树点缀。村民胡勇说:“邱书记带着村‘两委’班子把白石岩建设好了,现在到处都干干净净,我们讲卫生也成习惯了。”
“在整治环境的同时,我们也没有放松经济发展,如今已做到了生态保护与发展两不误。”邱铭贵说,近几年来,村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村民从栽种传统农作物向栽种烤烟、菜花、菜豌豆等经济作物转变,村民收入逐渐增加,去年人均纯收入达4352元。
作为一名党员,邱铭贵也在带头致富上作出表率。带头承包山地种植新西兰黄梨,在自己增收的同时不忘引导其他农户承包山地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果林。2011年,他发起成立了白石岩村索坤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积极为社员提前收集蔬菜销售信息,联系客户。
在村里的财务管理上,邱铭贵也做到了干干净净。他担任村领导13年来,经手的基础设施建设总资金达370万元,可他从不挪用一分钱,从不染指钢筋、水泥等材料,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召开联户代表会议、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实行村务公开。
“白石岩村‘两委’班子团结、有活力、行动快、群众基础好,他在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雄关乡党委书记李德坤如此评价邱铭贵,“他能带头,敢想敢干。在我们基层,就是需要这样能干事、肯干事、干好事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