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一跃——丝绸之路骑行记(八)
“潜入”艾丁湖
吐鲁番,因气候极其炎热而被称作“火洲”,是新疆的重点旅游城市。这里有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工程之一的坎儿井,盛产甜美的葡萄,博物馆里存放着2000年前的干尸,有两千多年前的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等等。而最吸引我的,是那被称作吐鲁番盆地“盆底”的艾丁湖。
艾丁湖距吐鲁番市区40多公里,海拔为—154米,是中国最低的地方,还是世界内陆最低的地方,也是仅次于约旦的死海(海拔—391米)、世界第二低的地方。
两位女侠听说要跑40多公里去看一个湖,一来一回差不多100多公里,且不是顺道,要专程前往,觉得一个湖也没什么好看的,不愿去。大家说好到乌鲁木齐再遇后,在此分手,各奔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天还凉,一头冲出市区,直奔艾丁湖。
吐鲁番市区的海拔为34米,出城后全是平缓的下行。出行20多公里后,完全没有了村庄,一个人静静地行走在当年的湖底上,连年的蒸发,致使湖面变得越来越小,但具体是个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道路两边大部分是褶皱如波的干涸湖底,银白色的盐结晶体和盐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看着这些景象,我心里有点发慌,湖在哪里?
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一扇“大门”,交费30元得以入内,再骑行6公里后终于到达“湖边”。
这哪里是什么湖哦?在刻有“艾丁湖”三个大字的一块石碑后面,就是一个几千平方米的小水塘,而这塘水听说还是人们为了保证有“湖”的存在人工修建的。登上湖边一个观景台,远处的芦苇丛中还可看到一个很小的湖面。
据资料记载,艾丁湖是一个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152平方公里的咸水湖。现在看看,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沿一条栈道,向“湖”中前行一公里左右,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地标立在“湖”底。基座上,一面刻有“世界内陆最低处—154.31米”,另一面是“世界内陆最低处、精彩人生新起步”。这里就是最低点,我已经下潜到了海平面下154米的地方。从“水底”抬头看154米之上“水面”外的蓝天,不知道“精彩人生”是不是会新起步。
城里人告诉我,艾丁湖有“三最”:最低、最热、最干。真是感受到了:今天吐鲁番市的气温是38度,艾丁湖的气温是43度。还好没出现被热昏头的情况。
回到入口处的石碑前,我将车子放好,支起相机,自己摆了一个造型自拍。刚一拍完,突然传来一声喊叫:太酷了!吓我一跳。原来旁边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几名游客,早已静观良久。见我照好后蜂拥而上,要求比照我的造型用我的单车作道具拍照,我说可以。接下来要骑着单车照相,可以。继而要求与我合影,可以。这一路上,我做的最多的事情之一,就是被陌生而友好的朋友拉去合影,刚才过来时,在栈道上被几名女子搂住拍照的香水味都还没散去呢。几个朋友见我相当好说话,一男士得寸进尺,将我的头盔拿去戴上,刚要拍同行的女子叫道,不行不行,穿个衬衣戴着头盔像什么,不伦不类。试着问我可否将骑行服也借来穿上,我说可以。一把拉开衣服拉链,刚刚“敞开胸怀”,男子就急忙说,停停停,他说他的肚子比胸脯大,臃肿的体型,在我面前相形见绌,不脱也罢,说得大伙一阵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