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史一跃——丝绸之路骑行记(五)

发布时间:2013-10-18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印象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以石窟及壁画而闻名天下。说实在的,那窟里具有历史价值又有文物价值的画,对我来讲,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心里清楚,自己还不具备看懂那画的文化。倒是为古人能在这沙漠中的断崖上凿出这么多的窟窿,又在里面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而惊叹!

  鸣沙山月牙泉同在一地,120元一张门票,故地重游,一切都与18年前的印象大相径庭了。刚一进大门,就被叫骑骆驼的、卖鞋套的、拍照的、乘电瓶车的几拨人包围,喋喋不休地生拉硬扯,要人去接受他们的“服务”,让人不胜其烦。最后花10元钱,乘坐了几百米的电瓶车,才算是“突”出了重围。

  晚上在敦煌城外的一农户家门口露营,主人很好,专门给我们提供了一桶水。

  敦煌去往柳园有128公里,早起后告别农家,不洗不漱就趁早出发,这是一段方圆百里都没有人烟的路。出城后在一小卖部购买了中午的干粮,顺便讨要了点水擦了一下脸。道路险恶,以头日的经验,8瓶水还是有些不太保险,这次,在店里连要带买足足备了10瓶。
   
  严峻的考验

  从甘肃安西到新疆哈密之间的800里戈壁,被称为“哈顺戈壁”,是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端连接带上戈壁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复杂的地方。当年玄奘西行时,这个地方叫做“莫贺延碛”,在这里他遭遇到了最为严峻的考验。

  我们现在正骑行在莫贺延碛地带。一条公路笔直,几十公里没有一点弯道。戈壁的太阳起得早,天刚亮就带着一股霸气蹿到天上,滚圆!火红!赤热!天地间只剩下灰和蓝两种颜色。孤独的公路静静地卧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死气沉沉,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才让人感到生命的存在。

  路面很好,车辆也不多,但骑行比较艰难。我们的条件要比玄奘好得多,没有在戈壁中徒步的痛苦。主要是暴晒,有一点点微风刚好和骑行方向一致,风速和骑行速度一样,致使骑行中的“静止”没有了任何“凉”的来源。整个人一直暴露在阳光下,地面上的热气、头顶上的太阳,上下夹击,人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如果不是在运动中,估计在这样的环境下,人要是静站不动,不到半小时就会晕倒。路一直在缓上坡,为防灼伤,全身不得不包裹得严严实实,更是增加了热量,让人酷热难耐。

  途中,在路边一个中国移动的信号中转站,看到太阳能板的架子下有一点阴凉。晒了一整天,跑到下面去躲几分钟的凉。结果,脚还没站稳,瞬间就被一群蚊子包围。卷着裤脚的小腿上立马生出无数个包。

  能在这样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蚊子,具有非凡的身手和超常的野性,毒素大,来势凶。不像其他地方的蚊子,在叮咬之前,还有一个嗡嗡叫和盘旋选择“着陆”点的过程,这群家伙不是,永远都处在一级战备状态,一有目标出现,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直接用嘴“着陆”,等你感觉到痒时,人家已胜利返航。

  急速逃离,不得不又回到“温暖”的阳光下。到现在我还在想:这些家伙平时吃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