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植树40万株建绿色生态屏障
在玉江大道红塔区段,绿色生态屏障已初见规模。
绿意盎然
冯井社区农民张晓富对高速路旁植树十分赞同
5月28日,记者从红塔区林业局获悉,红塔区今年要在通过建设昆玉高速公路生态走廊,加强村庄道路绿化,推进面山绿化工作,加快火烧迹地造林和石漠化治理,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安全屏障,为维护玉溪生态安全、建设美丽玉溪起辐射带动作用。
据红塔区林业部门统计,今年红塔区将继续深入实施人工造林、石漠化封山育林和高速路、村庄道路绿化工作,预植树量约为40万株。
建设高速公路生态走廊
在昆玉高速路上从事轿车直达快运的师傅马庆华发现,近几个月来,昆玉高速赏心悦目了。几场雨过后,路两边新植下的美洲黑杨长出了翠绿的叶子,在微风吹拂下,充满绿色生机。
“那,你们瞧,从刺桐关开始就是玉溪地盘,在玉溪的地盘上路两边都有20米宽的小树林。”近日,马庆华向乘坐他车辆的记者介绍。在他看来,等美洲黑杨再长几年,就能成为一条让玉溪人自豪的绿色景观大道。
为何要在高速路两边种树?红塔区林业局副局长钱靖宇介绍:“把公路建成生态走廊,形成生态景观大道,以此推进红塔区生态文明建设。”据了解,去年12月,红塔区启动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工程,从今年1月5日起,先后对红塔区段的昆磨、玉江、玉通、玉峨高四条高速公路两侧、边沟延伸20米以内进行造林绿化。
目前,玉江、玉峨高两条高速公路的栽植工作已完成,昆磨、玉通两条高速公路还有涉及研和街道的少量地段正在稳步推进。据统计,该项目共栽植以美洲黑杨为主的苗木共9.3万株,成活率为82.6%,绿化面积达904.76亩。
钱靖宇介绍,美洲黑杨具有速生、绿化覆盖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生态林建设、公路沿线生态林带、河堤生态防护林带、村庄四旁绿化、建筑物遮挡隐蔽等。“这种树叶片大,春夏两季树叶十分茂密,冬天会落叶,能让人感受到四季更替。”林业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几名受访者认为,沿高速公路种树,让树木成林,不但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创造出洁净的行车环境,还能给人提供绿荫,增添美好的视觉效果。
人工造林还原绿水青山
2010年以来,红塔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导致森林火灾频发,过火面积较大,给森林资源造成较大损失。随后,红塔区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制定了火烧迹地生态恢复造林绿化规划。
面山种下的树苗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在做好面山绿化的同时,红塔区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2011年,红塔区对高仓、研和、大营街三个街道的火烧迹地进行造林,先后投资近220万元,完成火烧迹地造林3535亩。
为实现红塔区委提出的“率先在全省基本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红塔区启动了中心城区面山绿化工程、研和街道近面山绿化工程等。据区林业局统计,仅面山绿化工程,该区投资近1100万元,造林6600亩。工程项目涉及北城、春和、李棋、大营街、高仓、凤凰等街道和小石桥乡。
与此同时,红塔区还实施云南松纯林改造、疏林地造林和难造林地造林,栽植川滇桤木、西南木荷、球花石楠、柏树、冬樱花等,并实施农地造林,栽种大树杨梅、八角等。
2012年,红塔区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在石漠化地区采取生态植被措施,实施人工造林2170亩、封山育林3.2万亩。红塔区林业局副局长钱靖宇介绍,2013年,红塔区还将实施人工造林2564亩,预计种植苗木29万株。此外,还将继续推进石漠化治理,预计今年封山育林面积达5.4万亩,并继续争取更多的省市项目,开展火烧迹地生态治理和恢复工作。
目前,红塔区已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林产业发展规划,将在辖区内9个乡、街道种植核桃、竹子、旱冬瓜、香椿、优质梨等树种。“通过产业规划,引导广大山区农户栽种有经济价值的苗木,不但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也能促进山区农民增收。”钱靖宇分析。
林业部门相关人员透露,今后,玉溪中心城区面山绿化力度将更大。当前,市区林业部门已着手制定高龙潭片区绿化工程方案,工程将以“生态绿化”为基础,全方位、近自然修复植被和生态系统。同时,结合生态景观和绿化景观,把高龙潭面山打造成兼具生态和观赏功能的森林景观式生态公园。
让绿色拥抱城市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释放氧气,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因此,城市中的树木、绿地和城市周边的森林被称为城市的“肺”。
当前,聂耳公园、荷花公园、汇溪公园、汇龙生态园、红塔山公园、出水口公园等20个城市公园聚集红塔区,随着小庙街文庙公园、聂耳故居绿地等街头绿地的扩充,中心城区的“肺功能”得到改善。然而,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要达到优,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做好城市周边植树造林工作的同时,红塔区启动村庄道路绿化工作,让更多的绿色遍布乡间,拥抱城市。据红塔区林业局统计,几年间,红塔区投资430余万元,对辖区内54个村(居)委会的村庄道路进行绿化,绿化道路达247条163.965公里,建成绿化带1331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38549株,绿化带栽植灌木332750株。
在绿化村庄工程的带动下,市民和广大乡村群众的爱绿、护绿、养绿意识得到加强。5月28日上午,玉带街道冯井农民张晓富在高速路旁的包谷地里干活。谈及红塔区正在实施的高速路旁植树一事,张晓富十分认同。他告诉记者,因高速路绿化需要,他们小组的土地租了7亩给政府搞绿化。“绿化还是好呢,栽了树后到处绿荫荫的。”张晓富说。
记者走访红塔区多个村组后发现,房前屋后搞绿化已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习惯,一些村组干部还把村内空地利用起来,组织党员或村民搞绿化;在市区的一些居民小区,市民们自己动手,利用阳台、花盆栽花种草;在一些单位的院子里,水泥路面的停车场被改造成可种树种草的生态停车场,既解决了停车问题,又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