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德的核桃“养老金”
5月,核桃挂满枝头,李忠德每天都会到核桃地里看一看。
“早些年种下去的20多亩核桃已经可以卖钱了,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纯收入,等再过些年60亩核桃全部进入盛果期,就可以翘着脚吃了,核桃就是我们家的养老金。”今年51岁的峨山县岔河乡文山村委会文山小组村民李忠德说。
文山村委会地处大山深处,具有种植核桃得天独厚的海拔、土壤、气候等优势。在李忠德的记忆中,村里很久以前就有种植核桃的传统,但那个时候大家只是在门前屋后种几棵,仅够一家人食用,形不成产业,更谈不上经济收入。
2003年,李忠德在省林科院工作的弟弟给他带回来600多株早熟泡核桃苗,让他进行试验种植。随后,他把这些核桃苗全部种在了自家屋后的20多亩山地里,李忠德也成了文山村第一个大规模种植泡核桃的人。后来,峨山县大力发展“2213”特色产业,李忠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核桃种植规模扩大到了60多亩。
“老品种核桃要七八年才会挂果,新品种第2年就挂果了,但是不能要,必须全部摘了,不然的话会影响到核桃树以后的生长。”李忠德说,核桃是纯天然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核桃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种核桃肯定能挣钱。为了做好核桃种植,他四处学习种植技术,还买来相关书籍,严格按照技术要领科学种植。
“2009年就开始有效益啦,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呢。”李忠德说,2009年,他先期种下去的20多亩核桃已经开始大面积挂果,每年能收600多公斤核桃,有2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儿女都不让我操心,没有什么负担,我把核桃种好,以后核桃就是我的养老金了。”李忠德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去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已经在昆明找到工作,每个月有8000多元的工资。小女儿正在云南大学上学,大女儿除去日常生活开销,还能补贴妹妹的学费。听女儿说,昆明的核桃行情比较好,最好的核桃能卖到60多元1公斤,李忠德打算今年把汽车驾照考到手,买1辆双排座货车,以后到昆明卖核桃、看女儿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