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安居房让2万教师居家安
喜迎十八大 玉溪民生建设成就巡礼8
安居房让2万教师居家安
新平县城的教师小区
新平县戛洒中心小学的张明荣老师,从教20多年来却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刚工作时住在学校集体宿舍,结婚后住在学校分给的宿舍,有了孩子还是住在那个五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张明荣说。
2007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整体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并将其纳入市政府“十大实事”之一。享受到政策实惠的张明荣最终于2009年在县城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县城里有了房子,自己就有了一种归属感,有了房才算是有了家。”张明荣坐在自己刚在县城园丁小区购买的单元房里笑呵呵地说。
“终于有家可归了”
1992年,张明荣来到戛洒中心小学工作,那时的住宿条件很简单,一个老师一个单间,当时单身的张明荣觉得还过得去。
1995年,张明荣结婚了。妻子也是戛洒中心小学的老师,通过“资源整合”,学校给张明荣夫妻安排了一套差不多60平方米的房子。小是小了点,但卧室、客厅、厨房也倒样样齐全。很快,他们的孩子出生后,多了一口人这个家开始显得有点挤了,但也没什么办法。后来,孩子长大需要到县城上高中了,每个周末做父母的免不了要来县城里看看孩子。而对于张明荣来说,每次来看孩子最麻烦的就是住宿问题,一来县城就只得花钱住旅馆。“没有买房子之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县城,总有种漂着的感觉,很难找到归属感。”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张明荣有颇多感叹。
2009年,这一切都改变了。张明荣在农村教师安居工程的优惠政策下,以比市场价便宜两万元左右的价格买下园丁小区一套近120平方米的单元房。“没有政府的支持,单靠自己要想买到房真的很难。有了这套房我们也算有家可归了。”张明荣长舒一口气。
有了房工作更安心
没买到这套新房时,住在学校分给的宿舍里确有诸多不便,做饭厨房小、客厅小,卧室没个多余的,来个客人都不好招待,只能将客人带去住旅馆。没买房前,张明荣生活空间差不多都在学校里,从住处到教室再到办公室就是学校,两个假期也基本上只能呆在学校,生活单调乏味。
买房之后,张明荣感到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大了,工作时在学校上班,周末便回县城家中休息,顺便可以逛逛街,这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县城有家了,孩子上学也更方便了。假期时,张明荣更可以舒舒坦坦地住在新房中。
“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心也安定下来了,工作也更加安心了。”张明荣高兴地说。
安居工程稳人心
据了解,2007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整体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并将其纳入市政府“十大实事”之一,各县区迅速行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对安居工程土地使用、建设税费等给予减免优惠,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教师认购价规定上限与同地段的商品房相比每套要便宜3万元至6万元,让广大农村教师真正买得放心、住得开心、生活得舒心、工作能安心、退休后省心,千方百计打造“五心”安居工程。
玉溪市实施改革创新与增加财政投入并举的教育新政,在全国率先解决了2万多名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肯定,玉溪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两次获得“两基”教育全国先进地区称号。
在整体推进农村教师安居工程的同时,我市针对如何解决农村教师工作期间住房问题,又提出整体建设教师值班用房,并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范畴的思路,把教师所在学校的原住房空出后作为周转房、值班房使用,一举两得、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