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树云和他越来越火的“八方”种子店
现在,段树云的种子店平均每天能有两三千元的销售额,多的时候能到四五千元。
10月10日,正逢华宁县青龙镇的赶集日,来到地处青龙集贸市场黄金地段的“八方种业”经营店,在摆满各种绿色包装蔬菜种子的柜台间,店主段树云两口子正忙着为顾客取货。
“卖了多年的种子,起初只是在老街边摆个地摊,后来开了个十来平米的小店。这几年,农户种菜的多了,种子需求大了,我们才开起了这间30多平米的经营店。”段树云说。
今年40多岁的段树云还有一个身份——青龙镇北街社区9组组长。从2009年开始,青龙镇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行土地流转,鼓励村民把手里的土地租出去,集中起来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仅段树云所在的北街社区9组,就流转了80亩耕地。身为小组长的他,带头引进种植大户,把自家的近两亩承包地租了出去,腾出更多的功夫做好种子买卖。还在2004年青龙镇实施集贸市场改造尚未完工时,颇有生意经验的段树云就提早租下一个位置较好的铺面。这样一来,经营面积扩大了近两倍,销售的品种增加了几十种,还建了一个小型种子储备仓库。
“以前村里的人种植意识都比较传统,除了水稻、玉米,那时候卖得最好的是白菜、青菜种子,一天最多能卖几百元。”段树云一边忙一边说,“土地流转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种植意识转变了。现在种子需求种类更丰富了,青花、白花、菜豌豆种子都成了抢手货。”这些新增的种子品种不仅成了段树云增收的来源,也方便了周边群众。现在种子店平均每天能有两三千元的销售额,多的时候能到四五千元。
“过完春节那段时间是最忙的时候,两口子一起都忙不过来,得找人帮忙,就连像这样和你们一起坐着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一旁的段树云的妻子刘仕存接过话茬说,“开始时候种子店两个人都养不活,除了卖种子,还要去地里干农活,现在种子店可以养活家里四个人,供两个娃娃读书也不成问题。”
眼下,段树云一家每年能有近5万元的纯收入。用他的话说,自己不用打工,种子越卖越好卖,盖了新房,买了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已经很满足了。
2009年,段树云花22万元建了一幢3层的楼房,当时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现在已经基本还清了。今年初,为方便进货,段树云又花2万多元买了一辆微型车。现在,段树云除了希望自己大学毕业的孩子能找份好工作外,就是打算把经营范围再扩大,除了种子,再增加农药经营。目前,他已报名准备参加县上的农药经营资格培训。 (记者 李智林 王继东 曾永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