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区简介

元江县

发布时间:2023-08-29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元江概况

004-1.jpg

元江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国家级贫困县红河县、墨江县和省级扶贫重点县石屏县毗邻,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交汇处,距省会昆明220公里,距玉溪市区132公里。全县共有5乡2镇3街道81个村(居)委会763个村(居)民小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8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79万人,城镇化率达47.46%。境内山坝相间,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327米,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山区温凉,年平均气温14.4℃,四季分明;坝区炎热,年平均气温23.9℃,终年无霜,有“天然温室”和“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之赞誉。元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已探明有镍、金、铜、铁、石膏、蛇纹石等21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储藏,其中元江镍矿属全国第二大矿床,镍金属储量53.1万吨;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1.39万千瓦,已建成25座小水电站,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拥有“世界第一高桥”、3000多年前的原始文化珍品它克崖画、典型的干热河谷风光、哀牢山哈尼云海梯田、高山水库群等旅游资源。“元江哈尼棕扇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克、者嘎、坡垤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森林面积3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7%。

哈普云海.JPG

“山区、老区、民族、贫困”是元江的基本县情。“山区”:元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点分散,全县国土面积2858平方公里,坝区面积占3.2%,山区面积占96.8%。“老区”:元江是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为滇南地区革命斗争培养了军政干部,撮科起义打响了滇南革命武装第一枪,在朋程建立了滇南地区第一支共产党绝对领导的革命武装,元江阻击战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覆灭。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1%,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自治民族分别占总人口的42.6%、22%、12%(山苏、卜拉、布孔等人口较少民族有1.66万人,占全市人口较少民族的33%)。

DSC_4124_副本_副本.jpg

元江县认真落实省委“3815”战略和市委“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三大核心战略,聚焦省委壮大“三大经济”部署和市委推进“四个破局”要求,进一步明方位、补短板、扬优势、促发展,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元江县立足“一核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布局,把握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两个重点,聚焦热区、绿色、通道、多元的“元江四最”优势,制定党建引领重点工作“8+N”机制,大力发展“4+4”现代产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20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时可实现元江火车站66万吨货运吞吐量,有力促进中老铁路经济带发展。

突出城市、交通、水利“三个重点”,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江两河”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取得初步成效,12条“断头路”有8条已建成通车,建成17个舒适休闲的口袋公园,完成78个小区旧房翻新……元江县紧扣滨江园林旅游城市这一定位,围绕“东渡西拓、南联北融、中通泰”的总体思路,优化县城布局,拓展城市框架,疏通城市脉络,提升城市品位。秉持“交通是元江发展之动力,抓交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铁路经济,中老铁路元江站累计到发旅客77.8万人次,累计到发货物25.4万吨。秉持“水利是元江发展之出路,抓水利就是抓产业”的理念,完成陆家店水库、鲁布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投资1.8亿元的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投资9.8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统筹优势资源,推动“四个破局”起势成势。以农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力争年内建成和提升4个省级、25个市级、120个县级农业示范基地,以农业基地建设带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围绕交通枢纽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和农产品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谋划推进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将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与干坝片区合并,实现甘庄集镇、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多规合一”。围绕亿达铁合金、果研社等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集聚、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园区体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高品质旅游新产品建设,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促文旅消费破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稳步推进投资6.9亿元的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同时将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建设集医疗、养生、养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康养基地。积极落实省属高校、市内优质高中“梯度式”托管帮扶工作,有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和教师交流,2023年全县高考上线率达99.85%。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产业支撑,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者嘎、泰兴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双绑”全覆盖,人均纯收入达8664.54元,同比增长7.09%。

强化作风效能双提升,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破局”。元江县大力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深入开展“清廉云南”建设“10个专项行动”“六个专项整治”“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行动,将正风肃纪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善民生贯通起来,激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引领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持续推动“元江四变”从“量变”向“质变”、从“成形”向“成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