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玉溪网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2025年5月1日,全省第一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将正式施行,标志着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在云南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易门铜矿曾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如今,一部地方性法规的诞生,将为易门铜矿珍贵的工业记忆筑牢法治保护屏障。

填补立法空白开启保护新篇

易门铜矿历史悠久,在我国矿业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于2020年11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为推进对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

2024年10月28日,《条例》经玉溪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1月28日,《条例》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是全省首部针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为玉溪推进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国家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弘扬工业精神,是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市委领导下,立足改革性、探索性立法定位,在全省率先制定第一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为新形势下用法治方式保护和活化利用好国家工业遗产提供了经验借鉴。”玉溪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敏表示。

五大核心规范织密法治网络

《条例》共14条,重点从5个方面为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划定清晰边界。

在立法基础层面,《条例》清晰界定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及公众参与机制。在职责划分上,明确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在保护要求上,压实工业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责任,明确保护要求。在活化利用方面,既强调生态与整体保护,又鼓励支持多元活化利用,从文艺创作、研学教育到工业旅游,全方位激发工业遗产的现代价值,鼓励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培育教育实践基地等。同时,在执法方面,严格列出禁止破坏行为清单,明确相应法律责任。

张敏介绍,《条例》聚焦“小切口”立法,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保护什么,谁来保护,怎么保护和活化利用”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突出务实有效管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条例》兼顾了国家工业遗产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在严格保护基础上鼓励多元活化利用,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维度推进活化利用工作

4月22日,《条例》颁布施行新闻发布会在绿汁镇召开,作为《条例》主要实施主体,易门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四个维度”确保《条例》落地见效。

开展“全覆盖”学习培训,把《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作为全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程,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普法活动等让干部职工领会立法宗旨、立法精神和要求,增强贯彻实施《条例》的自觉性。

实施“广角度”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矩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推进“系统化”配套措施,制定具体措施,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增强《条例》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开展“全方位”保护利用,组织发动社会力量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等多种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地建设成为“最美国家工业遗产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