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主动适应新常态促经济新发展
“干”字当头 “实”字为要
红塔区主动适应新常态促经济新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红塔区提出,以“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完成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多年来,红塔区坚持走特色工业转型发展之路,面对新常态,红塔区把突破点放到产业上,以工业的转型升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通过全力打造卷烟及配套产业集群、钢铁压延加工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生物制药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七大集群,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红塔区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助推发展动力。红塔区将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和特色民居建设,做好两污治理、饮水安全、科技文化广场建设、村庄亮化等工作,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吸引力、承载力和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品质。
能否适应新常态,关键要看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红塔区力求通过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通过加快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步伐,探索建立市、区、乡(街道)和园区共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等,理顺关系,激发活力;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活社会资本,释放市场能量,推动民营企业实现“二次创业”,以此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红塔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生态发展观,“经济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环境更是长远政绩”的生态政绩观,把全区节能减排任务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来抓实,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一起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起考核,努力把红塔区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记者 吴坤娱 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