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全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结合玉溪实际,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民营经济提档转型,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高原特色农业、工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到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力争达710亿元,年均增长18%,占全市GDP比重达40%以上;新增就业10万人,年均增长7%的一系列发展目标。
就如何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破解民间资本进入面临的“玻璃墙”、“弹簧门”问题,做大做强玉溪民营经济总量,成为玉溪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市工信委副主任金宏森。
金宏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玉溪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去年底,全市民营经济组织超过了11万户,注册资本近458亿元,分别比2003年时增长80%和6.2倍,民营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近49万人,比2003年时增长1.7倍,成为吸纳城乡就业的主渠道。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90亿元,占到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8.4%,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器。全市民营经济上交税金近31亿元,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25%,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是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选择。
在金宏森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这表明从国家层面开始,正致力于坚持扩大市场准入、非歧视待遇、资源配置原则,着力突破民营经济市场准入体制性矛盾、融资制约和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力度。
金宏森认为,实施意见结合玉溪实际,明确了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衔接国家、省部署,研究制定民间资本不能进入领域的负面清单,承接好国家、省下放的审批事项,并加大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向县区下放的力度这一重点。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金融、电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领域。确保到2017年,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
金宏森认为,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在于通过进一步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创优融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意见结合玉溪实际,进一步明确通过推行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将现行的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电子营业执照。放宽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对经营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行业外,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可将住宅登记为经营场所,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以此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和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为民资入市打通渠道。(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