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田间地头作示范 科技助农促增收
“2022年底种下的西梅今年进入试果期,每公斤价格在45元至60元,明年正式挂果后,必将有一个好收成。”示范基地负责人王云发说。近日,记者走进华宁县宁州街道岔纳村委会矣乍村民小组西梅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只见西梅长势良好,枝条健硕。近年来,华宁县通过引进种植高端西梅品种“法兰西”,成功发展西梅产业。
而在中广核磨豆山风电场旁300余亩优质苹果选育科普示范基地,一簇簇果实缀满枝头,丰收在望。
近年来,华宁县科协高度重视农技协工作,围绕柑橘、苹果、蔬菜、西梅、食用菌等产业,突出技术培训、创新创造、示范建设、技术普及等重点,建设示范协会和规范化协会,努力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目前,华宁县有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8个,会员783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带动农户18845户。协会通过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华宁县科协主席赵刚说。
在创建科普示范基地方面,华宁县科协建有优质苹果选育科普示范基地和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成立华宁县聚农优果蔬果种植协会和城关羊肚菌种植协会,以“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会员,目前在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苹果3000余亩,推广羊肚菌种植550亩,带动157户农户入会,走出一条组织带动、集体促动、群众联动“双增收”的路子。
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华宁县科协鼓励会员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创新适用新技术,带头做好产品销售。盘溪镇果蔬协会会员李万才利用大棚保温的作用,开展大棚柑橘种植试验,提前柑橘成熟时间,提高柑橘经济价值。华溪镇特色果品协会发动会员建立分果厂,组织柑橘销售5000吨;会员梅青林发明“华茄一号”,推广到5个省;会员杨志伟发明微喷技术,培养出柑橘新品种“高山一号”“高山二号”,推动华溪柑橘产业发展。华溪柑橘技术协会会长梅志福引进柑橘“钦柑”“川津1号”“川津5号”等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高端品种500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积极发展会员,拓展协会业务,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等协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赵刚说。(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