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拆临拆违与环境整治同步推进 迎接新型工业化
“等把临时建筑、不合规范车间拆除后,建盖标准化厂房,配套绿化美化厂区,实施转产,实现产业升级。”3月10日,在易门县大椿树工业园区,宏盛达脱硫型煤公司股东之一的杨绍告诉记者。
宏盛达脱硫型煤公司建于2003年,位于大椿树安易公路旁。主要把当地生产的地砖切割后进行销售,属于初级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目前已失去市场竞争力。记者看到,生产车间多以石棉瓦为屋顶,厂房无墙,厂区内运输道路仍为土路,地板砖露天堆放,堆场杂草丛生,技术装备和厂房已远不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求。为彻底改变落后的技术及厂区环境,该公司重新建设标准化厂房,转变生产方式,对企业提档升级,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当天,公司请了41名工人,11辆装载机、运输车等机械在厂区拆除临时危旧厂房,拆除面积达1500多平米。盛凌瓷业的屋顶是彩钢瓦,但公司负责人积极响应政府要求,拆除1500平方米,建成三层楼标准厂房,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提高了产品质量。3月11日,全县最大的龙泉酒厂2500平方米厂房也得到拆除,全县预计拆除危旧厂房1.7万平方米。
“工业园区通过拆除临时、危旧、闲置、不适应新生产要求的厂房,建盖标准厂房,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增加环境设施,美化厂区环境,从而使企业提档升级,产品实现更新换代,扩大生产规模,迎接新型工业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肖维春对记者说。他介绍,大椿树工业园区起步于2003年,以陶瓷、水泥、冶炼等建筑建材产业为主,有的生产原料露天堆放,加之当时条件有限,现在危旧、闲置、临时经营点等不规范建筑增加,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把拆临拆违与环境整治同步推进,配套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把商业网点、修理厂等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美化绿化厂区,种植行道树,让园区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企业的生产转型。
易门县把拆除老旧厂房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清理和拆除违规建筑工作方案和拆除工业园区老旧厂房工作方案;抽调15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和入户动员,掀起了拆临拆违和拆除老旧厂房高潮。截至3月11日,该县拆临拆违面积达5687平方米,拆除工业园区老旧厂房813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