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昆钢铁砥砺奋进战“寒冬”
玉昆钢铁砥砺奋进战“寒冬”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十二
虽然钢铁行业遭遇“寒冬”,但玉昆仍保持不减产、不减薪、不减员。
在玉昆钢铁厂区道路上,上百台大型货运车辆排成长龙;在新引进的生产线上,通红的钢材喷涌而出。此情此景很难让人将之与步入“寒冬”的钢铁行业联系起来。玉昆总经理蔡仙忠说:“到现在我们仍保持不减产、不减薪、不减员。去年完成57亿的产值,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了50亿,预计到年底可达80亿,明年可突破100亿。虽然钢铁价格大幅下滑,但今年仍可维持盈利。”在市场需求下滑、产品价格一路走低、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众多钢企亏损减产停产的背景下,玉昆为何还能保持旺盛活力迎战“寒冬”?
对此蔡仙忠直言,玉昆之所以能从已破产倒闭的北城轻工机械厂的废墟上站起来,通过12年的奋斗,快速发展为云南一流的钢铁企业,靠的就是民间资本的推动。蔡仙忠算了一笔账,如果玉昆36.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部靠银行贷款,那么在线材价格从去年每吨4700多元跌至目前的3800多元,跌幅近千元,与历史最高价位每吨6000元相比,跌幅高达2000多元的情况下,将因此亏损2.5亿元至2.8亿元。但正因为36.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为民间资本,企业不用承担巨额利息压力,因此更具竞争实力。在目前行业整体步入“寒冬”之际,玉昆今年前三季度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1万吨,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0%,完成销售额同比增长15%。
淘汰落后产能,打造完整产业链所带来的效应,让玉昆增添活力迎战“寒冬”。成立三年后的玉昆于2003年投资2000万元进行技改,带动玉溪钢铁业走出了“有铁无钢”的格局。2005年投资1.6亿元上马转炉,大量消化了玉溪自产面包铁。2009年投资6亿元进行高炉技改,建成了集矿业、冶炼、转炉、连铸、连轧为一体的完整钢铁产业链。2011年投资16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设备升级换代。包括引进目前省内最先进的线材生产设备,成立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开发抗震钢筋等新型钢材产品,建成ERP监控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等,使其成为推动玉溪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玉昆的钢铁产量占到了全市的35.7%。
推进节能降耗,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所带来的效应,则让玉昆更具竞争力。蔡仙忠介绍,仅玉昆投资建成的BPRT高炉煤气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正常情况下平均吨铁可节电36至43千瓦时,两套发电机组每年节约电费达1890万元至2250万元。自玉昆成立以来,用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治理的投资累计达3.5亿元。通过关停原轻工机械厂高耗能电弧炉、中频感应炉,使吨钢综合电耗大幅降低。通过建设湿法除尘、布袋干法除尘、炼钢车间污泥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目前,随着包括一系列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全面运用,玉昆单元炼钢工序吨钢电耗仅为23千瓦时,制氧机每立方氧气电耗仅为0.78千瓦时,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蔡仙忠认为,虽然当前低迷的市场需求同样给玉昆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从全省情况看,云南正处于发展黄金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广阔的东南亚市场也需要大量钢铁,这无疑将为玉溪钢铁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玉昆拥有的矿山足以支持企业15年的发展,加之云南自有的煤炭资源、电力资源、人力成本优势,玉昆一定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正是居于这样的判断,玉昆还将投资建设一条百万吨H型钢生产线,填补西南空白。同时技改7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技改高强度抗震盘螺生产线,使企业的钢材产能规模达70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利税达3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