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石碧村:村里建起了游泳池
虽然已是天气渐凉的深秋,可通海县河西镇石碧村“碧玉山淳园”里的游泳池还是一派热闹景象。
虽然已是天气渐凉的深秋,可通海县河西镇石碧村“碧玉山淳园”里的游泳池还是一派热闹景象。
“游泳池5月份才建成开放,没几个月,收入就有30来万了呢。”
“村里有了游泳池高兴吗?”
“不单是高兴,这可是值得骄傲的事呢!这是全县唯一一个标准游泳池,是村里的三个村民小组投资建的,每天都有县里和其他地方的人到咱们这里来游泳。”在和记者的对话间,游泳池的管理员——今年70岁的村民李正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龙潭聚财富
李正方告诉记者,石碧村的龙潭自古就有,泉水清澈量大,水温冷暖适中。过去,为了利用龙潭水,村里在龙潭处建起了鱼塘,并把鱼塘承包给了个人,而村民每年可分到三斤鱼,但随之却带来了环境状况日益变差等问题。“幸好我们支书有想法,说要把鱼塘改成游泳池。这不,游泳池建成后,环境好了不说,大家的收益肯定要比过去分到的三斤鱼好多了。”
李正方口中的支书就是石碧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炳全。“石碧村有温泉、龙潭,我们就要利用这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带动村民发展二、三产业,提高非农产值。”李炳全说,针对村组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缓慢的现状,村里一方面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种田农户种植水平,巩固发展烤烟和蔬菜种植业,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盘活村组集体闲置资产,建设烤烟育苗基地,保障全镇烟苗供应,并整合村组资金,投资1800万元建设碧玉山淳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现在,这碧玉山淳园还没完全建好,等完工后,这里将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依托,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户外健身、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活动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正有序进行,后期工程已经被列入市县的‘十二五’乡村旅游规划。”李炳全指着游泳池旁正在建设中的工程告诉记者。今年,随着碧玉山淳园等项目的建成运营,村集体年收入将增至100万元以上,石碧村的发展后劲将得到极大增强。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同比增加965元;村集体收入从2004年的负债150多万元变为收入近30万元。
路灯暖民心
“以前,天一黑就不好出门了,非出门不可时得随身带着一个电筒照路,走路也是高一脚低一脚。现在好了,村里的土路都变成了水泥路,汽车也能开到家门口了;还装上了路灯,晚上出门都用不着电筒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李正方认为,路灯不仅照亮了乡村道路,也温暖了老百姓的心。
集体经济的壮大为石碧村改善民生打牢了基础。几年来,石碧村不断争取上级支持,共投资131.6万元修建村间道路9.9公里,实现了6个自然村村间道路及各自然村街道水泥路硬化成网、乡村道路互通;投资15万元建盖了两座生物净化公厕,投资5.6万元购买了清洁车和垃圾桶,组建起专业环卫队伍,每天清理村内外垃圾,优化了生活条件,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的状况,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投入25万元在7公里的环村道路、村内街道上安装了118盏路灯,实现了村内的美化亮化;实施了老龙潭改造和自来水管网更新工程,确保群众人畜饮水安全,解决好农田灌溉问题;投入115万元建成两个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