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兴义村:“石头城”变成“别墅区”
住进了大房子,兴义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十年前一座老房子里住着5、6家人,人均居住面积不到10平方米;现在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三、四层的房子就住着一家人,宽敞又舒服!”通海县杨广镇兴义村党总支副书记尹存俊从自家说起,向记者道出这些年兴义村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兴义村曾以“石头城”闻名。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兴义村村民投资投劳,用石头修葺了环村的水利工程。近年来,该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雄踞于村外的石头城墙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杞麓湖畔的古老村落。
“村子古旧、房子不够在、住的条件也不好,紧张拥挤的住房让村民们渴望有朝一日能住进崭新的水泥房、新楼房!”2002年,兴义村借旧村改造的政策优势,实行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解决农民居住问题。在拆旧建新过程中,村组干部认真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首先落实解决104户村民的住房问题。新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每户占地120平方米,农户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建盖新楼房层数;2007年,启动第二批新农村建设项目,目前全村1172户村民已有300多户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盖了新楼、住上了新房。
在尹存俊的带领下,沿着兴义村的住宅新区往前走,让记者觉得就像是置身于城市里的某个小区——环境优美、道路整洁,新区内还有花园,有专人负责给花草树木浇水、看护,绿化环境、基础设施丝毫不亚于城里。“城里的小区是单元房,我们这儿可是一家一栋楼,应该算得上是‘别墅区’了吧!”尹存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走进尹家新宅,落地窗、卷帘门大方气派,一楼的大厨房紧挨着车库,二楼有三间卧室、一个大客厅、一个卫生间,室内装潢设计时髦,新沙发、新电视等一应俱全,三楼是客房、储藏室……“以前是不够住,现在是一家四口住三层楼,住不完!”尹存俊笑呵呵地说。
“我家就盖了三层半,新房子都住了好几年了。每年栽完烤烟种蔬菜,有钱了就置办几件家具,现在家里啥也不缺,过的就是城里人的生活!”2004年底,兴义村首批新农村建设完成,村民李德成说自己“花了20万元就住进了别墅洋房”,生活过得比蜜还甜。早在十年前,李德成家兄弟三人还住在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等大家各自讨了媳妇、生了娃娃都还挤在一起,“实在难住得很”;从2002年到2007年,村里先后分两批实行新农村建设项目,兄弟三人都在村里批了地基、盖了新房。
“如今,我们三家人都盖了小洋楼。这栋是我的,前面那栋是我兄弟家的,大家的别墅一栋挨着一栋,再也不是以前只有土房子的‘石头城’啦!”李德成说做梦也想不到,十年间土生土长的农民也住进了大房子,过上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