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玉溪和谐发展 群众安居乐业 

发布时间:2012-09-27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交通志愿者在发放“文明交通”宣传资料。多年来,广大志愿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漫步玉溪大河,十里柿树红似火;行走城区里,处处整洁透新绿……在近年来的一项项城市建设与改造提升工程中,玉溪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相比起“硬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然推动着玉溪“软环境”的发展。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道德建设领域、志愿者队伍建设、未成年人领域和群众精神文明创建领域都做出了成绩。

  道德模范树榜样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陶应全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在全市再次掀起了学习热潮。每个人都把陶应全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自己对照,更加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2008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玉溪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用典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推荐,涌现出了一批“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全市各地各单位以首届道德模范为榜样,狠抓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形成了宣传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涌现出了一大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促进了市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此外,推荐评选劳动模范、评选十大杰出青年等活动,也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先进的热潮。

  志愿服务走上正轨

  其实,在这些“有名英雄”的背后,还有着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就是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者们。

  截至2010年,我市共有志愿者44399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约1.9%。多年来,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活跃在扶贫济困、扶老助幼、支教助学、普法维权、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文明创建等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2011年12月1日,我市成立志愿者协会,近40家单位的志愿者组织成为协会会员,全市志愿者工作从此走上正轨。同时,常态化的管理也让志愿者服务更加科学、规范和专业。“现在,我市的志愿者组织改变了以往的分散状况,在共青团、妇联、交通方面都有志愿者活跃。可以说,我市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市文明办的孙赛荣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市不断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度。通过加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等措施,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几年来,我市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各县区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8个,现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如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也在逐步推进。这些活动场所的建设,极大地满足了我市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需要,对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开展   

  “美丽孙井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位于红塔区北部的孙井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团结民主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该村走出了一条以精神文明建设促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路子,创造了在红塔区和玉溪市推广的“孙井模式”。

  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面逐步向广度、深度拓展。从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到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多层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我市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向了深入。“通过创建活动,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素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的肯定。”市文明办长期负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程新说。

  此外,我市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聂耳精神、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战略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聂耳文化广场景区每月1日、11日、21日以及重大活动、重要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培养市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以聂耳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吸引各界人士广泛参与。通过组织中央、省、市级媒体广泛宣传,对干部群众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增强了人们的爱党爱国情感。我市还利用清明节组织党、政、军、群广大干部职工及中小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祭扫。在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和未成年人的爱党爱国热情。市博物馆、聂耳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充分发挥社教功能,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10月底,市博物馆接待参观观众已达20多万人次,聂耳纪念馆接待参观观众达18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