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院实践团走进彩虹社区
7月11日至17日,玉溪师范学院“普通话+社区治理”推普实践团深入红塔区玉带街道彩虹社区塔甸煤矿生活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活动聚焦传统文化启蒙,为少年儿童打造沉浸式课堂。志愿者用普通话带领孩子们诵读《静夜思》《春晓》《鸟鸣涧》,让古诗的韵律与情感在普通话中传递。在画本涂色活动中,志愿者指导孩子们用色彩勾勒心中的传统意象,如牡丹、灯笼等,在动手创作中理解传统文化符号。此外,实践团在活动中融入非遗传承内容,教孩子们用对称剪纸技法制作窗花,讲解“蝙蝠寓意福气”“鱼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内涵,让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指尖流淌;通过知识竞赛,设置传统文化常识题,从“春节贴窗花的寓意”到“古诗作者生平”,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在“讲我的故事”环节,结合《我的故事与美好品德》教学设计,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分享生活中的诚实、善良事例,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具象化。
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实践团成员分组入户探访,与老人拉家常、讲变迁,帮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老人们在学普通话的同时,也向志愿者讲述社会的发展变化,让年轻人感受时代变迁中的坚韧精神。
实践团指导老师廖鹏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推普与文化传承融入社区治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进社区路径,让文化传承成为社区治理的‘暖心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高校力量。”(通讯员 杨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