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她”精彩
编者按
初春三月,暖风拂面。在融融的春光里,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让我们向玉溪广大妇女同胞送上一声祝福,向身边每一个“她”致以一份敬意。
伟大抑或平凡,这样的女性何止万千。工人、农民、教师、医务工作者、警察、记者……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这样美丽的身影。她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着玉溪女性执着追梦的智慧、自尊自信的风采,传递着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力量。
今天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本报记者特将镜头对准那些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玉溪女性,用图片与文字展现她们平常又不平凡的日常,赞美她们辛勤奉献、敬业爱岗的精神,从她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勇气与力量,共同庆祝这个美丽温柔又坚韧刚烈的节日。
一直以来,玉溪都有一群美丽、坚毅、进取、善良的“她力量”。她们活跃在各行各业,承担“她责任”,贡献“她智慧”,展示“她魅力”,尽情绽放女性新风采。
1.傣家姐妹:带给玉溪人四季的味道
来自元江的傣族封李萍和封剑云是表姊妹,俩人去弥勒学习了卤鸡的制作,2020年在玉溪中心城区紫艺路开了一家卖卤鸡米线的早餐店。封李萍说,卤鸡米线的选料非常精细,作为原料的鸡只要土公鸡。除此之外,卤鸡的加工也十分独特,每家都有自己的卤料秘方,对卤料的筛选条件也极其严格:“店家比较看重卤料的比例,多一两则多,少一两又不及。”封李萍说,她家的米线是在玉溪采购,红米干(卷粉)则是每天凌晨3点就从墨江运到玉溪,保证食材的新鲜。米线、米干加入特制的卤汤,将煮熟的卤鸡捞出一块撕成细条放入米线之上,再配上韭菜、香葱,以及少许的芝麻和花生碎,这道美食便能上桌了。
封李萍说,小店刚开张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那段时间非常难熬。“那段时间,我俩在店里自己摸索出了焖肉、红烧牛肉、肥肠等米线、米干帽子,受到了食客的喜欢。现在每天来吃早点的客人越来越多,尤其回头客最多。希望小店2021年会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封李萍说。
2.张偲偲:教师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下午2点30分,上课铃声响起,聂耳小学一年级4班的同学们已经坐得整整齐齐。第一节是张偲偲的语文课。她说,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比如“铃声响,进教室,抬头挺胸坐得直”“一二三四,坐好姿势,回答问题抬右手”等。
张偲偲已从教12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她说,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辛苦的是教师的肩上扛有责任,有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有对得起每一个家庭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老师不能懈怠,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说是幸福的,那是看到学生的成长、进步、收获,看到每个孩子从儿童成长为少年,成为他们所期待的模样时,作为老师我们是幸福的,是有成就感的。”
3.李双仙:护理工作不简单
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工作了30年的李双仙,是神外一科的一名副主任护师。每天早上七点半,李双仙逐一来到病房,为病人打针、发药。
“我要向新病人介绍环境及入院须知,向手术病人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巡视病房时,要告诉病人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时候能下地,什么时候能吃东西。我要了解病人所需所想,对于他们知识盲点和误区及时讲解纠正。”李双仙说,护理工作看着就是简单的发药、打针,但自己从事护理工作几十年,明白很多时候患者康复还是跟护士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责任心、耐心、细心、同理心等息息相关。“我觉得,护理工作虽然不惊天动地,但看着那些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一天天康复,我还是蛮欣慰的。”她笑着说。
4.方芳:做好本职工作 体现自身价值
在药店工作的方芳是一名执业药师,她的主要工作是为来购药的顾客提供用药指导、配药禁忌等服务,并进行慢性病管理。
方芳说,执业药师是零售药店的核心,对保证药品的质量及为患者提供健康保健知识,帮助病人正确合理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年群体呈现生理功能弱化、多种慢性病共存等特点,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老年人用药风险不断升级。我每天为来买药的老年人指导用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方芳说。
5.李卫萍:练就细腻犀利“火眼金睛”
一排排疫苗瓶在输送带运送下,经过灌封、灭菌等生产流程,进入灯检、包装程序。灯检,是整个输液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把关的重要岗位。在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流水线上,27岁的物理外观检查工序员李卫萍正在认真对疫苗进行灯检。这里的所有灯检员都是女性,她们每天面对检查台的灯光,用细腻、犀利的“火眼金睛”查找着疫苗瓶的瑕疵,全力保障疫苗安全。
“一直面对灯光检查,眼睛容易疲惫,公司规定每检查两个小时要闭目养神20分钟。”李卫萍说,灯检的内容分为检查外观和内在,外观主要是检查玻璃瓶的内外壁是否有瑕疵,内在主要是观察药液中是否混有纤维、色块、毛发等杂质。
看似普通的灯检岗位,女工们却尤为重视,因为这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企业的口碑名誉。(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阳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