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
近日,记者从玉溪市初中质量监控综合评价工作总结培训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用“奋进之笔”努力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全市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从2017年开始,我市已连续3年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初中学校进行质量监控评价,评价以与学校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和本年度初三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目前,全市初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9月至11月,围绕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教学效果、实考率等40余项指标对全市89所初中进行了质量监控综合评价等工作后,对35所先进校、11所质量进步校和3个先进县(区)进行了表彰。
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2018年,玉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老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4.99%、99.09%、99.32%,位居全省前列。
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市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整体素质大幅提升。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考率达95.91%,与2018年相比,全市所有县(区)300分以下人数均呈减少趋势。
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有了历史性的飞跃。2014年开始,我市按照“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促均衡”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快速推进“全面改薄”项目工程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及投资完成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全市60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师的办公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了质的突破和改善,现代化教学的氛围已经形成。
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各县(区)和学校坚持“思政”引领、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思路,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成效更加突出。深入开展集中教研和网络教研,部分县(区)创新成立了学区教研教学联合体或中心教研组,建立起了学校发展共同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联谊活动,有力推进了教学研究向纵深延展。在全市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师德大讨论、“师德承诺”,组建师德宣讲团,全面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各类教师师能培训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全市校园环境持续稳定。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从抓好初中质量监控综合评价、智慧教育、控辍保学、教育科研、家校共育等工作着手,持续提升初中教学质量,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事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玉溪日报记者 冯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