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苏云翠

发布时间:2019-09-27 来源:玉溪网

20190926225416417.jpg

苏云翠工作照

今年46岁的苏云翠是一名普通的税务工作者。自2006年以来,身患退化性髌骨软化病和糖尿病的她,先后把丈夫患有残疾的哥哥家的两个孩子、把靠摆地摊为生的妹妹家的两个孩子接到城里读书,把70多岁的公婆接到城里同住,使得原本的三口“小家”变为九口“大家”。10余年来,苏云翠孝顺老人、关爱孩子、勤俭持家、努力工作,以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赞歌。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正式公布,苏云翠获评道德模范提名奖,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三口之家变九口之家

苏云翠是红塔区税务局的一名普通职工。2000年,苏云翠与丈夫陈兴伟结婚,婚后两人育有一女陈思懿,日子过得幸福而甜蜜。苏云翠的丈夫有个哥哥,15岁时到建筑工地做工不慎从高空坠落,留下了脑障后遗症,妻子天生听力残疾,两个残疾人组建的家庭生了陈蕊与陈丽两个孩子。农村低保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看着孩子们过年穿不上一件新衣服、没有一分压岁钱,身为母亲的苏云翠内心被触动了。2006年,苏云翠自己的孩子才5岁多,但她还是决定把丈夫哥哥家的孩子陈蕊接到自己家里住,并供她上学。“这孩子从小我带的时间较多,感情比较深,如果不把她接来城里上学,以她家的条件,是很难读出书来的。”苏云翠说。陈蕊从农村小学毕业直接进入城里读中学,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英语无疑是一个学习的“死穴”,由于家里请不起老师补课,苏云翠就隔天一次给陈蕊听写英语单词,三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蕊初中毕业时,以120分的英语满分成绩进入了玉溪一中。

2007年,苏云翠又做了一个决定,把陈蕊的妹妹陈丽接到城里读小学,一同接来的还有70多岁的公婆,此时变为了7个人的大家庭。2009年至2010年,苏云翠又把靠摆地摊为生的丈夫妹妹家的两个孩子接到城里来上学,家里由原来的7人又变为了9人。而丈夫因为工作常常照顾不了家庭,照顾大家庭的责任几乎全落到了苏云翠一个人身上。

生活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女儿陈思懿从小就非常懂事,从来不会多要一件衣服,多要一样东西,也从来不跟身边的同学攀比,不会跟哥哥姐姐妹妹们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孩子们有了争执,苏云翠也总是“胳膊肘往外拐”,教育自己的女儿要让着哥哥姐姐妹妹。苏云翠告诉记者,女儿上幼儿园时就知道要走路回家省下公交车钱,二年级开始上下学都是自己去,中考也是自己去的……提及女儿,苏云翠眼中含着泪花,她由衷的自豪里,无法掩饰母亲对亲生女儿隐隐的愧疚。

节衣缩食只为孩子

仅靠夫妻俩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九口人,勤俭持家对苏云翠来说是门必修课。自打理大家庭以来,苏云翠衣服能穿就穿,偶尔添置也是打折换季的,甚至是从农贸市场的地摊上淘来的。饮食方面,玉溪人大都喜欢吃米线,但苏云翠却说米线不好买,少了不够吃,多了吃不完浪费,所以每天给孩子们准备的早点都是面条、鸡蛋、豆浆。面条10元可以买3把,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豆浆自己榨,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孩子们的营养也基本够了。还有,苏云翠一家几乎不进饭馆吃饭,主要是舍不得花钱。

有一年大年三十,女儿陈思懿突患白喉,高烧不退,送到市人民医院刚打上吊针,陈蕊、陈丽姐妹也被传染,发起高烧来。为了省钱,苏云翠偷偷地把针水方子抄下来,跑到外面的医院找医生照着方子开一样的针水给孩子们接着打,一下子省了好几百元。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在医院里过大年三十,本就身心疲惫,但最让苏云翠难以接受的是,嫂子不来探望不说,还责怪苏云翠对孩子照顾不周。听到这句话后,坚强的苏云翠感觉很困惑、很迷茫,不知道苦苦坚持为何?但最终她还是没有放弃,为了孩子们选择坚持下去。也就是从这件事后,苏云翠走上了自学中医之路,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从认识身体的构造到穴位、经络的熟悉,甚至跑到市中医医院拜师学习。慢慢地,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疗保健医生”,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苏云翠在家里就能帮孩子们调理。

对于苏云翠的选择,刚开始朋友们也不理解,认为她为此放弃了更好的生活。对此,苏云翠也曾彷徨过,特别是2009年,当时她患甲减已经10年,身体一度糟糕透顶。“我不能倒下,孩子们需要我,这个家需要我……”苏云翠不断提醒自己。从那以后,苏云翠微笑着面对疾病。2012年,她又被检查出退化性髌骨软化病,正常情况下,这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才会患的病。面对家人忧虑的眼神,苏云翠开玩笑说:“还好,我还能行走……”2015年,苏云翠又检查出糖尿病,但她仍旧坦然地笑道:“早发现早预防,顺便我还可以减减肥……”为了控制病情,苏云翠选择走路上下班,3个月时间瘦了5公斤。然而,这其中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对双膝髌骨软化的病人来说,膝盖磨损令她异常痛苦。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主动劝她放弃这个大家庭,让父母回农村去住,各家的孩子各家管,这样负担就会减轻很多,生活也可以过好一点。然而,病痛并没有压倒这个坚强的女人,苏云翠没有采纳丈夫的意见,而是忍着病痛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这个家。在苏云翠心里,她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已经有了起色,孩子们在一块学习,你追我赶,家里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果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这个大家庭也就散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

苏云翠常常这样教育孩子:“与其用华丽的衣服打扮外表,不如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衣食开支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使的苏云翠,给孩子们买书却从不吝啬,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只要孩子们需要,她总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买。家里的电视10多年没看过,成了摆设,每天晚上陪孩子们学习是她和丈夫唯一的功课。多年来,苏云翠将自己的青春与心血全部倾注到5个孩子身上,这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她自己能体会。

在苏云翠的陪伴和教育下,陈蕊、陈丽和女儿陈思懿都相继考上了玉溪一中。姐姐陈蕊湖南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新能源公司做研发工程师,现在回玉溪做了一名教师,正在备考研究生;最不省心的哥哥赵金炜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测绘公司工作;妹妹陈丽在读高中,喜欢绘画,将来想当一名老师;另外一个妹妹赵涵玉在读初中;女儿陈思懿今年以556分的理科成绩考取中南民族大学。说起孩子们的成长,苏云翠就像年轻了10岁,眼里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一直以来,婶婶待我和妹妹犹如母亲,节衣缩食供我们上学,她自己比较节俭,结婚时买的大衣一穿就是20年。高中时我住校,周末回来他总是把亲手剥好的核桃仁塞进我书包里……”现已身为人母的陈蕊回忆起苏云翠的好时,心中有说不完的话。陈蕊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当时苏云翠把她接到城里来读书,她或许考不上玉溪一中,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不会有现在的一切。

谈起妻子这些年的付出,丈夫陈兴伟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娶到了这么好的妻子。陈兴伟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这么多孩子全是苏云翠一个人在照料,孩子们年龄差距大,她每个都要顾及,况且接来的孩子都是自己这边的家人,这是难能可贵的。

平凡之中见本色

在单位,苏云翠还是一名光荣的税务官。工作20年来,她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来兼顾家庭与工作,没有因为家庭的重担而忽略工作,而是努力成为业务骨干。2002年组建数据处理中心,作为组建人之一,苏云翠承担了合并前6个乡(镇)的会计统计工作;2003年参加岗位练兵,取得了县(区)征管标兵称号;2004年参加全国财政税务师考试,取得了税务师资格;2006年以来,除税收征管外,她一直担任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工作中,她应用计算机处理税收管理数据,大大减轻了手工操作的负担,有的成果还在区税务局创新发明中获过奖;2015年,“金三系统”上线,作为单位系统管理员的她,认真学习探索,积极做好答疑解惑、上传下达,确保系统顺利上线;2018年机构改革后,面对社保征收系统上线和减税降费的重大改革任务,苏云翠任劳任怨,承担了部门的大部分工作……

税务,是苏云翠选择的职业;大家庭,是苏云翠选择的生活。在陪伴、教育孩子成长的这10多年中,苏云翠觉得自己也在成长,从年轻时的冲动向中年的稳重转变。同时,苏云翠也是一名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在单位上做先锋模范,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为税务建设添砖加瓦。多年来,苏云翠先后获县(区)征管标兵、区税务局创新发明奖、红塔区第六届道德模范、第五届红塔区好人、第一届红塔区文明家庭、云南省道德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殊荣。

10余年来,苏云翠有过辛苦,有过彷徨,有过痛苦,有过不被理解,但所有这些最终被坚持替代,是坚持让苏云翠的人生一路鲜花绽放。现在,苏云翠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快乐的,这种幸福感源于无私的付出与不懈的坚持。苏云翠常说:“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就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为爱是相互的,别人在得到你的爱时,他们也会向你传递爱,这样世界就会因为拥有更多的爱而变得更美好。”(玉溪日报记者  黄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