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吃菌有风险 食用需谨慎

发布时间:2018-06-06 来源:玉溪网

目前进入采拾、交易、食用野生菌高峰期,一旦采拾、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为有效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食安办发布《玉溪市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提醒市民及野生菌加工、销售主体增强食用野生菌中毒安全防范意识。

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野生菌的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有8种类型:肠胃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表现,严重者可致死。食用野生菌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

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

市食安办要求,严禁学校食堂(含教师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群体性用餐单位加工出售、提供、食用野生菌类食品;严禁餐饮单位承办会议、宴席等群体性用餐加工出售、提供、食用野生菌类食品;严禁农村客堂、家庭自办宴席加工、食用野生菌类食品,避免发生因食用野生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加强监管,依法从严查处有禁不止等行为。

市场出售野生菌严禁非法添加

时下各类野生菌大量上市,野生菌经营户、商贩、个体售卖野生菌时,要严格辨别野生菌品种,禁止出售有毒、有害、变质腐烂、难以识别品种的野生菌;严禁添加农药、保鲜剂等非食用物质。经营售卖外来野生菌的商贩,要登记完善进销记录,禁止出售有毒、有害、变质腐烂、难以识别品种的野生菌。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检查,依法从严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餐饮单位要严把野生菌采购加工关

市食安办强调,餐饮单位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采购和加工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食品原料的索证索票管理,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把野生菌采购关和加工关,不采购不熟悉或霉变的野生菌,严格按照安全的烹调方法加工野生菌,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检查,依法从严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市民要增强防范意识

市食安办提醒市民,野生菌种类繁多,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辨识野生菌有毒无毒没有简易有效的方法,市民不要盲目自信自身经验或民间流传的野生菌辨识方法和加工方法,尽量不去自己采拾、加工、食用野生菌;不购买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不凉拌食用野生菌类,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以避免所含成分与乙醇发生不良反应从而引起食物中毒;食用野生菌不要多种混杂;烹制野生菌要熟透;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对于情况紧急的患者,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市民在市场及餐饮单位发现销售、加工疑似有毒野生菌时,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31。(玉溪日报记者 冯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