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
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发展动力
我市深化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把握发展大势、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向改革要发展,以创新添活力,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抓住关键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今年2月12日,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委会村民龙家祥领到了《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在磨皮村,370多户群众的土地和房产都经过确权登记后颁证。村民们可用房产证作为抵押获得贷款,发展种植、养殖业,土地有了土地证,无论是自主经营和流转承包都更加方便、规范。
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对全市46万多农户的耕地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是我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确权登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的房产价值得到更大体现,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便利。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改革。
我市制定出台了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和农业、林业、水利、供销合作社4个专题改革方案,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集体林权制度、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9个方面的改革。
我市还出台《关于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意见》,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具有玉溪高原特色、经营规模适度、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澄江县高西社区农业高效节水减排试点项目区,项目区实施微喷技术和水务改革,农民刷卡浇水,农业用水量每年节水率可达49.9%,化肥减施率达44.6%,与原来的大水漫灌相比,达到了节水、节肥、节省劳动力、减少污染几大好处,还从源头上减少了种植业对抚仙湖的污染。
推行“三证合一”
实施简政放权
今年6月1日下午4点半,在玉溪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前,玉溪老船长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史艳红领到了由副市长解仕清颁发的全市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从接到申请材料到核发营业执照,工商、质监和国税、地税4个部门1天时间内完成证件办理。
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我市大胆改革、先行先试,首先在高新区范围内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后,企业的“证件”由3本减少为1本;法定代表人申请登记企业时,原本要跑工商、质监、国税和地税4家单位,提供4份材料才能办好的证件,现在企业只需提供一份材料到工商窗口即可办理;在审批时限上,也从原来的12天缩短为3天内完成。
在做好高新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我市逐步把“三证合一”的做法推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玉溪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化服务。在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在适合的窗口开展“一口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服务,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我市还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要求,全面梳理公开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对行政审批事项内容按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实施机关、审批对象、审批时限等进行统一规范,并将行政审批的清单、目录向社会公布,实现“清权”、“制权”和“晒权”。同时,我市对审批事项实行编码管理,做到“一项一码”,实现网上按码查询、办理和监督,推进网上审批工作。
近几年来,我市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和调整力度,做好“接、放、管”工作。“接”即把中央和省放给市场的权利接转放开,中央和省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把中央和省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接管好;“放”即把市级该放的权利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管”即把市级该管的事情管起来、管到位,明确审批主体责任,做到应管尽管。通过流程再造,规范审批行为,创新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强化预算管理
全面深化多项改革
我市还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合力、找不足、求突破、出成效,不遗余力地抓好各项改革。
我市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坚决杜绝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的情况,重点加大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重大专项资金等的监控力度,及时制止和纠正发现的问题。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近几年来,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呈下降趋势。
我市还深化投融资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2013年组建了7家市属投融资公司,2015年根据形势变化又改为3家公司;稳步推进金融改革,玉溪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及更名有序推进,红塔银行筹集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深改组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从预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改起,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强化监督检查;继续推进税制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完善地方税体系。
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的相关文件,机构改革坚持“四个分开”。即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有效解决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同时,合并职能相同或相近部门,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杜绝政府行政职能“体外循环”。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把构建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政务公开、打造服务型政府、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内容来抓,组建成立玉溪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审批、执行、监督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方面做积极探索。
为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管,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介服务市场,切实解决项目难落地、工程建设慢、中介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我市对中介服务“动刀”,于今年7月建成全省首家中介超市,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促进投资审批提速增效,为行政审批“瘦身”又“健身”。目前,共有包括节能评估报告、方案编制机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等14个类别的453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网络超市,极大地方面了项目投资。(记者 白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