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让聂耳精神走向现实走进群众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让聂耳精神走向现实走进群众

  ——各界人士畅谈聂耳音乐(合唱)周

  第四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已于昨晚落下帷幕,短短的一周,一批精彩、热烈、新颖的节目在玉溪的舞台上轮番上演,艺术家们倾情演绎,玉溪观众连呼过瘾。“四岁”的聂耳音乐(合唱)周在吸引着国内媒体关注的同时,也吸引着著名国内音乐人、音乐团体的参与,并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音乐剧导演王婷婷说,云南有很多很好的音乐题材,但挖掘得还太少。聂耳就是一个好题材,有人抢先在做了,如上海歌剧院就演出过歌剧《国之当歌》。不过还可以继续挖掘,选取他人生的一个阶段,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用音乐剧来表现再好不过了。

  王婷婷说,聂耳音乐(合唱)周在吸引了好的音乐团队、好的商演项目之后,就要把品质做得精益求精。比如,东莞每年都在做“音乐剧演出季”,每个演出季推出10台音乐剧,每个剧目连演两三场,没用几年,“音乐剧演出季”就成了东莞的一个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宋罡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他认为,聂耳的作品不仅仅是以一种音乐形式存在的,更多的还是精神层面,它有让国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因而与聂耳相关的音乐剧、话剧、歌舞剧都可以做,聂耳音乐(合唱)周还可以更多元化一些。

  我市老音乐人曾庆延一直关注聂耳音乐(合唱)周,不过今年他却与之产生了距离,原因是每场晚会的入场券一票难求。他认为,好的文艺演出就应该有更多的人去欣赏,可以探索市场与政府共同运作,让普通群众有机会买票观看精品节目。

  曾庆延认为,聂耳音乐(合唱)周关于聂耳的题材还应有更大的突破,不要概念化、标签化。聂耳是一个有血有肉、阳光青春、爱憎分明、活生生的人,艺术家的创作从主题到形式都要新颖才能让聂耳精神为更多现代人了解、接受。今年的聂耳音乐(合唱)周推出了音乐剧这种音乐形式就非常新鲜,容易被观众接受。

  我市音乐人李沅帮认为,聂耳音乐(合唱)周传统的音乐文化不能丢,流行音乐元素也可以加入进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营造更加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

  玉溪本土音乐组合牧羊人的队长王聂晶直言,玉溪可以借助聂耳音乐(合唱)周这个平台将玉溪的地方文化推向全国,比如我市元江的哈尼族棕扇舞、滇南彝族四大腔、新平的花腰傣歌舞等。有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还得引入音乐界知名的“伯乐”,否则我们就会变得固步自封。(记者  蔡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