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强力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云南是全国唯一的早熟柑桔产地,优势就在一个‘早’字上,以褚橙为代表的玉溪柑桔得益于本地不可复制的天然‘热气’。”新平县的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振洪望着满山的果树说,“在农信社1485万元资金的支持下,我们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种植转变,每亩产量比原来翻了一番,年产值从2003年改制前的100多万元增长到了现在的2700多万元。”
其实,特行果业公司只是玉溪农信社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2013年,农信社根据省、市政府的政策导向及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两年多时间里通过四项措施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向“产业”转化。一是打好“广”字牌,结合农业生产周期特点,贴近农户实际需求,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品种,依托金碧惠农卡“一次核定、额度控制、循环使用”的贷款方式,为农户发放高原特色农业生产贷款,最大限度满足资金需求。二是打好“优”字牌,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探索“农信社+担保机构+保险机构+财政(贴息)+农户”五位一体支农服务模式,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畜牧贴息贷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两个十万元”微型企业培育贷款等民生贷款,大力支持烟草、蔬菜、花卉、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三是打好“新”字牌,创新载体,开展送金融产品下乡并覆盖到每个村委会的“亲民农信”宣传活动;创新平台,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建议委员会”,搭建“三农”发展的专家平台;创新产品,推出茉莉花种植小企业联保贷款、“两湖”流域蓝莓种植项目专项贴息贷款、经果林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解决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融资难题。四是打好“龙”字牌,通过“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充分运用特色农业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小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品种,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农户的积极作用。
2013年至2015年5月末,全市农信社累计发放高原特色农业贷款185.51亿元,惠及客户26.64万户,其中:发放贷款40.03亿元、支持法人客户690户,发放贷款145.48亿元、支持个人客户26.57万户,且每年贷款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助力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记者 潘绍斌 杨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