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黄草坝构建“五位一体”森防体系
山顶有瞭望 地面有巡护 路口有卡点 扑救有队伍 后勤有保障
红塔区黄草坝构建“五位一体”森防体系
近日,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委会巾帼护林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黄草坝村构建起了包括火情瞭望、巡山护林、卡点检查、应急处置、后勤保障“五位一体”的森林防火体系,为红塔区中心城区西部12.8万亩森林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安全保障。
记者一进入黄草坝村,村口森林防火检查卡点工作人员就举手示意停车,随即进行认真登记。村委会林管主任施有宝告诉记者,在黄草坝村,像这样的防火检查卡点一共设了6个,每个卡点由两人负责,全天24小时值守。就在村口的这个防火检查卡点内,还驻守着一支5人组成的专业扑火队。队伍实行集中食宿、统一管理,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油锯、砍刀一应俱全。
在一名扑火队员的带领下,沿着山间游道而上,再穿过浓密的树林,记者一身汗水爬到了一个叫白莫云楷的瞭望点。65岁的瞭望员杨家喜告诉记者,自己早上6点起床做饭,然后提着饭和水步行近一个小时来到这里,一直要守到晚上7点才能回家。“这个点是今年新设的,全村一共设了4个瞭望点,有8名瞭望员守着,基本能覆盖全部林区。”带路的扑火队员说。
在村委会林管中心办公室,施有宝点开电脑上的巡山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全村58名巡山护林员所在位置清楚显示在分区图上。施有宝介绍,除了运用定位系统进行平时监管外,村“三委”的7名干部每天都要进山入林,实地检查巡山护林员到岗履职情况。他翻开检查记录本给记者看,自进入防火期以来,已对履职不到位的11名巡护人员进行了处罚,其中更换了7名护林人员。
从布设瞭望点到划分巡护责任区,从设立检查卡点到建立专业扑火队伍,按理说黄草坝已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但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淑媛看来,这当中仍缺少了火源监管和后勤保障环节。
为此,从2011年开始,杨淑媛就尝试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里的森林防火体系。一开始,她将全村12名妇女委员编入巡护队伍,至2013年增加到20人。今年,除了妇女委员、计生员外,又从全村12个小组中招收了56名妇女,正式组建了一支76人的巾帼护林队,承担起了火源监管和应急处置后勤保障任务。
“现在村里的男人外出的多,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多半是妇女,哪里冒烟她们最清楚。要是着了火,水送不上,男人咋扑得灭,这些活计还都得靠妇女们来做。”杨淑媛一席话,道出了成立巾帼护林队的缘由和作用。
随着巾帼护林队的成立,黄草坝村的森林防火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进入防火期以来,通过实施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全村共处罚违规用火38起,按村规民约处罚金4000元。同时,组织护林员、巾帼护林队对山间旅游环道和公路两侧进行了可燃物清理,有效降低了因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带来的火险隐患。
在总结探讨黄草坝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时,红塔区林业局局长飞俊鸿认为,正是因为黄草坝村能做到山顶有瞭望、地面有巡护、路口有卡点、扑救有队伍、后勤有保障,才得以全面提升整个森林防火和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做到连续3年无森林火灾,森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管护。(记者 唐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