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玉溪科技创新亮点扫描
优化创新生态澎湃向新动能
——上半年玉溪科技创新亮点扫描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雯霖
上半年,玉溪市科技创新工作紧扣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主线,通过多维度发力,在夯实创新基础、优化创新生态、释放创新动能三个关键层面协同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持续夯实创新基础
我市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截至上半年,全市已建立107户重点企业培育库,动态锁定99户重点企业。其中,第一批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1户,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5户。此外,全市单位在科技成果上成绩斐然,2024年度有13项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全力支持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云南省特色林果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同时,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深化,截至上半年,5家培育对象已转化科技成果10余项。推动重点企业牵头注册成立了7个产业研究院,进一步提升了创新资源集聚能力。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我市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截至上半年,推荐申报“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创新团队3个;认定2024年度“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创新创业团队4个、预备项目团队3个。全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6项,新增产值50.2亿元。14名科技副总累计解决关键核心技术40项,带动企业新增加产值5.3亿元。
此外,我市通过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入户辅导机制,确保研发投入“应统尽统”,推动创新投入稳步增长。2024年社会研发经费上报数55.35亿元,同比增长14.04%,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效能,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获得率。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471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2%。全市科技型企业累计使用科技创新券200余次,申请兑付资金798.02万元,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升科技金融政策获得感。
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广泛集聚创新资源。上半年,我市高质量承办“2025沪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现场签约15个合作项目,并协调对接上海16户企业初步达成5项合作意向。争取全国区域创新研讨会在我市举办。截至上半年,全市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4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64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6项。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赋能发展力度。成功举办全市首次“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成功上线。持续壮大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上半年,全市新增初级技术经纪人98名,累计培养初级技术经理人183人、中级技术经理人7人,全市登记技术合同117项,成交额4.72亿元。
不断释放创新动能
积极提升高新区创新能级,全力打造科创高地。截至上半年,依托高新区科技创新联合专项,立项实施项目7个,投入198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了7633万元研发投入。推动园区与云南大学共建零碳园区联合实验室,深化产学研融合。以高新区为核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园区贷”,推动科技金融创新突破。
加大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力度,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打造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市新认定省级科技特派员148人。采用“专家驻点服务”模式,为14家重点企业的15项科技项目提供定制化申报辅导服务。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出口21个国家,HPV疫苗获国际认证,科技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加大科技赋能生态建设力度,联合云南大学建立元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杞麓湖浅水湖泊2个省级野外观测站。组织推荐申报“杞麓湖流域污染控制与有机质去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省级揭榜制项目获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