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全国文明校园玉溪师范学院:红色铸魂打造育人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玉溪网

红色铸魂打造育人新高地

——记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玉溪师范学院

红色铸魂打造育人新高地.jpg

在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内,方俊婷向大家讲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动人故事。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文/图

日前,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结果公布,玉溪师范学院榜上有名。作为聂耳故乡唯一的本科高校,学校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红色引擎,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将文明校园创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校文明建设之路。

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厚植校园文明底色

“从来没有一首歌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从来没有一首歌与民族大众的情感融汇得如此深沉……”6月27日,在玉溪师范学院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又一场宣讲活动开讲。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聂耳和国歌”讲习团成员方俊婷向大家讲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动人故事。

多年来,玉溪师范学院坚持把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探索和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育人品牌,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我是大二的时候加入讲习团的,在一年的学习中,我对聂耳‘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聂耳先生给他母亲写的一封信说他是为社会而生的,‘为社会而生’现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训,这也成为我人生道路的指引,它指引着我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方俊婷说。

坚持特色荣校,立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让红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2020年10月,学校成立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并依托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建设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基地把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全面融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构建并实施了“学术研究引领、传习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动人故事、传唱爱国歌曲”的“一研四传”红色育人体系,推进“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进科研、进体系、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形成了“为社会而生”“为国而歌”“国歌声中成长”“国歌唱响国境线”“时代先声”等立德树人品牌。近年来,年均1.5万名学生参与基地研学,被教育部评为“2024年度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学校聂耳和国歌虚拟仿真中心被教育部立项为“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

“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特色的‘7+1’思政工作体系,坚持把‘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融入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大学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育人新高地。”玉溪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姜家雄介绍。

万余名学子在行走中传承文明

2023年,玉溪师范学院启动“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中越、中老、中缅边境线开展“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宣讲、聂耳和国歌歌曲传唱、聂耳艺术作品创作、国旗下讲话、国界碑边的歌唱等实践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培养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实践自觉,提升思政课育人的质量和实效。

“看着国旗在国境线上升起,大家一起唱响国歌的那一刻,我们热泪盈眶、声音哽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金厂小分队队长郭昕瑶回忆说。

截至目前,“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派出3435人次深入边境线、直过民族聚居区,辐射省内25个边境县(市),有多个团队(项目)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立项,3个团队获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重点团队奖。

通过开展宣讲、推广普通话、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夏令营等活动,近三年来,学校万余名青年学子参与“行走的思政课”,在行走中传承文明,在躬身实践中锻炼成长。

“2025年,学院策划了一场与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志愿者,我们对‘为社会而生、服务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信心。”方俊婷说。

文化润校见证美育化人力量

走进玉溪师范学院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指导教师单平正带着学生制作版面橡皮印章。这是学校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课程内容之一。作为针对大一、大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该课程已被纳入学校大美育课堂学分管理。

“整个课程有16周,共32个小时,纳入学校大美育课堂学分管理。开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在校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走进我们的课堂,感受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魅力。在这里,同学们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从中感受非遗技艺,并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启发,加强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单平介绍。

在老师的指导下,法学院学生王惠完成了作品的制作,王惠对这门选修课充满了浓厚兴趣,她说:“通过学习非遗课程,让我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擦亮了我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了我鉴赏美的能力。”

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等学府,玉溪师范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培育。以文化润校为路径,学校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国歌声中成长”为重点、“一院一品”为支撑的校园文化体系。强化育人功能,进一步丰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师生运动会内涵,组织球类联赛、民族团结健身操、新年晚会等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校园文创产品开发,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推进“人文意境,山水校园”文化生态学府建设,积极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水绿美校园,学校获评云南省“绿美校园”“云南省节水型单位”称号,为师生创造了优美、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此外,玉溪师范学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深入实施师德铸魂工程,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构建制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学校还着力打造“感动玉师”教育品牌活动,每年开展“最美劳动者”等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校园文化氛围。

2011年12月,玉溪师范学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并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玉溪师范学院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既是对玉溪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推动我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姜家雄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进一步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推动育人环境提质升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助推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